- 按:此是Mellas博士东正教礼仪三讲(神学之秘-东正教的礼仪,神学之歌-东正教的圣乐)的最后一讲,圣像篇。要引用本文,请参考版权申明
油管订阅和网盘下载,请见主页
神学之色彩——东正教的圣像学
Andrew Mellas博士
同声传译:阿甲
讲稿问答整理:Photini姐妹
- 注:本文的讲稿和问答环节由Photini整理,特表感谢。讲稿和问答环节是按照同声传译阿甲的普通话整理而成。笔者认为同传基本传达了Mellas博士的意思。我们也相信整理出来的中文讲稿和问答环节能更广泛地服务到不通西文的读者。然而同传的翻译和讲稿的整理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各位方家根据视频内容进一步指正。再次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版权声明:若要转载此文,请按如下格式引用:Andrew Mellas博士,《神学之色彩——东正教圣像学讲座》,阿甲同声传译,Photini整理 (伦敦:光从东方来,2024年2月16日),此网页网址,引用日期。具体请参考版权申明
大家好,我希望今晚关于东正教圣像学的讲座可以帮助您洞察神圣艺术之美妙。
上面这张图片看起来有点不太寻常,的确,这个开场白是我的刻意而为。图的左边写着:“这不是一支烟斗。” 右边写着:“这是一支烟斗。 ” 也许这对您来说有点雨里雾里,但我认为这个隐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东正教神圣艺术世界的本质。既然是隐喻,那么请让我来解释一下其涵义。1929年,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马格利特( Rene. Magritte)画了这幅《形象的叛逆》(The Betrayal of Images)。 这幅画中的两句话所引发的联想其实耐人寻味,因为终究您是不可能拿起画中的这支烟斗,在里面放一些烟丝,并开始吞云吐雾,它只是一种艺术呈现罢了。
在著名的电影《鳄鱼邓迪》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一个小偷拿着刀试图抢劫电影中的英雄,作为回应鳄鱼邓迪拔出一把更大的刀说:“你认为你那叫刀吗?” 那小偷见状立即落荒而逃。当您把马格利特的画和鳄鱼邓迪的场景结合起来时,您可能就会理解第一张图片中的人为什么说:“这是一支烟斗”;又说:“这不是一支烟斗”。 我之所以给大家看这幅特殊的图画,是因为我想激发你们去非常认真地思考“圣像的本质”,而这将对我们讨论耶稣基督或圣母玛利亚的圣像极为重要。虽然,从一方面说基督或圣母玛利亚的圣像都不是真正道成肉身的神子或诞神女,但从另一方面讲,每一幅圣像所蕴含的内容远超其表象。在每一幅圣像里,即使是最小、最简单的圣像都以无言的方式述说着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一幅圣像不是在谈论这个世界或让您置身于此世,一幅圣像指向将要来临的世代。它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消融到当下礼仪时刻中,它甚至将天地的疆界也消除了。圣像属于礼仪的一部分,在拜占庭礼仪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圣像与礼仪
当您走进一座东正教教堂会看到多少幅圣像呢?主耶稣的圣像是您唯一能看到的圣像,亦或还有十字架的圣像?而圣乐又是怎样么回事呢?在东正教的礼仪当中,还能看到其他哪些圣像呢?也许听起来有点夸张,但确是在礼仪当中,通过“听、看、闻、触摸 ”,神圣的形象就刻印在信徒们的心灵里;赞美诗、布道和祈祷都帮助忠实的信徒们在心灵里构建一个内在的景象,它们把听众变成了观众,或者说它们是“有声的圣像”。拜占庭的赞美诗将圣经中的神圣故事扩展,并将它们编织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挂毯,涵盖了创造、堕落、道成肉身、十字架、复活和第二次的降临的内容。请看这一首非常有趣的赞美诗中的一节,这首赞美诗出自“伟大的正典”(Great Kanon),由克里特岛的圣安德鲁(St. Andrew of Crete)创作,内容如下:
“大卫创作赞美诗就如同创作一幅图画,他谴责自己曾做过的一个行为,大声疾呼道: ‘怜悯我吧,因我犯了罪,唯独得罪了你,上主,洁净我吧。’ ” 圣安德鲁依据大卫王所写的诗篇第50篇进行了形象地创作。其实《 诗篇》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形象的描绘,而圣安德鲁和其他众多赞美诗的作者在创作时采用的是同样的方式。
这些赞美诗是“伟大圣像链”的一部分。我称之为“圣像链”,因为大马士革的圣约翰在捍卫圣像时曾用过这一说法。大家可能知道,在拜占庭帝国曾爆发过一场“破坏基督教圣像运动”。那么,基督教圣像是旧约中所禁止的偶像呢,还是正统礼仪的构成部分——神圣的形像呢?对大马士革的圣约翰来说,捍卫拜占庭神学中的圣像非常地重要。他认为要坚决守护它,否则将会破坏“伟大圣像链”中的其余环节。这链条是始于那所有形象的创造者,基督既是“看不见的上帝的形象 ”。它始于上帝,由基督呈现,又在以基督的形象被造出来的人类中绵延。它在旧约中以表征性的形像出现,比如燃烧的荆棘或麦基洗德——它们都预示了那将要临在于历史之中的救赎。
总体上,按照时间和神学的脉络可将圣像分为六类:一、基督是看不见的上帝的形象,二、人有上帝的形象,三、旧约中各种对新约预表性的形象,例如:燃烧的荆棘预表圣母马利亚,约柜、雅各梦境中的天梯、从天而降的吗哪,四、圣餐,五、主耶稣受难、复活之后的耶稣形像,六、后世出现的各种基督教形像。这种“ 宇宙圣像学 ”将造物主和创造物联系起来,并将这些形像以神圣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敬奉。虽然基督教圣像是这一“伟大圣像链”中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环节,但它与前五种圣像相连,拒绝它不仅是对这一环节的否认,也是对整个“伟大圣像链”的否认。我们还要知道,在圣礼仪中,教堂里的一个“圣像”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或者更具体地说,是按照基督的形象被造。
基路伯天使
此外,在每一个圣礼仪仪式中,有各种的因素共同发挥着作用。如果我们留意就会发现,每次礼仪中唱的“天使赞美诗”它开头的文字是 “我们代表着神秘的基路伯 ”。上图中是希腊语的歌词,其中有一个有趣的动词eikonizontes,它也可以被翻译成“在这奥秘中,我们是基路伯的像”。为什么我们是天使的像呢?圣像,它不仅仅是对一个事物外在形象的描摹,它更是某种“参与”或“相交”。如果现实中的敬拜者是“像 ”, 这就意味着他们分享了基路伯在天上所做的事。那么,天上的基路伯在做什么呢?他们在唱赞美上帝的歌!所以,当我们向三一神唱“三圣天神歌”时,我们就像基路伯一样在赞美神。
基督圣像(西奈)
让我们来看一些正教的圣像。这是出自西奈的“基督圣像”,大多数学者认为它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六世纪上半叶。它是一组镶嵌画中的一小部分,可能是圣像破坏运动的幸存物或早于圣像破坏时期。在埃及西奈半岛的山中,圣凯瑟琳修道院是世界上最古老,且一直沿用至今的基督教修院。公元六世纪,查士丁尼皇帝下令在这里修建一座教堂和修院 , 以及一系列配套的巨大防御工事,一直屹立到今天。您所看到的“基督圣像”就是属于这个时期。 圣像中的基督被描绘成长发和蓄须的样子,这是一种相当传统的绘法。此外,画中有一些极不寻常的特点,基督两侧的脸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颜色、明暗、大小、形状都不太相同。这幅圣像强烈地表达出基督的两重性,它似乎将两种不同的风格和面部表情结合在了一起,这不仅是一种美学实践,也具有象征性。这幅圣像描绘了基督自己内部的两重性 。这是怎样的两重性呢?难道两重性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在基督里会有两重性吗?不是只有一位耶稣,一位主吗? 我这里所提出的都是关于基督神性和人性的论题。在福音书的描写中,耶稣曾是一个无助的婴儿,他曾在智慧和身量上成长,他也曾哭泣 , 他在受难前曾祈求帮助,但同时祂也是夕在、今在、永在的上帝。不朽的上帝变得像我们,像我们一样有感觉,像我们一样被诱惑, 会受苦和死去,这种论述合逻辑吗?在神学上难道不是一种对神的亵渎吗?但是,这幅圣像所描绘的两重性并不是指“基督的二元性”。在基督这一位格里, 我们看到的不是二元性,而是神性和人性的统一,是不可分割和不可改变的;但这幅圣像描绘出的“两重性”是在基督里对立共存的“仁慈”和“审判”。
基督诞生圣像
我想你们都知道这幅圣像,但也许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它描绘基督出生在一个洞穴里。我们并没有在圣经上读到这一记载。那么,圣经告诉我们基督在哪里出生了吗?它告诉我们马利亚和约瑟当时在伯利恒。因为那时凯撒·奥古斯都颁布了一项法令,要对整个罗马帝国进行人口普查,所以马利亚和约瑟在那里,而出生的基督被放在一个马槽里。马槽是马厩里的一个长方形的石槽,马和牛可以在那里吃饲料。圣经并没有告诉我们基督出生在一个马厩里,它只是说客栈里没有地方, 所以我们只知道他不是出生在客栈里。我们教会的赞美诗和圣像对圣经保持沉默的内容进行了诠释——耶稣出生在洞穴里。在圣罗曼诺斯著名的赞美诗“圣诞”(On the Nativity)中说:“于今日,童贞女诞下祂——万有之上者。洞穴环抱了祂——不可触及者。”
同样,早在六世纪,圣像就把基督描绘成出生在黑暗的洞穴里。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圣诞事件会发生在一个洞穴里呢?圣像学向我们展示创造宇宙的上帝成为人,并出生在黑暗的洞穴里。基督向我们表明,祂的出生不仅仅是一个“创造”的节日,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节日,是整个被“圣化”的世界的节日;不仅对所造之人来说是一场盛宴,也是整个创造界的一场盛宴。这个洞穴是死亡和腐败的象征,它像一个被罪恶奴役的世界,通过把基督的出生放在一个洞穴里,象征黑暗世界被公义的太阳所征服,它被恩典、真理和爱所照耀。另外,马槽象征着“喂养”,它本是喂养动物的器皿,象征着基督——“生命粮”,如“吗哪”从天降于马槽;而我们这些在循环往复的罪中生活的人则好像那些动物,那“圣餐”是提供给我们的“不朽良药”。另外,这个洞穴也象征着基督的死,他欣然拥抱的受难和献祭。最后,我要提及的是牛和驴。如果您仔细地看,马槽上方有一头牛和一头驴。福音书中也没有提到这些动物,但在圣经《以赛亚书》第一章第三节说:“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但以色列人却不认识;我的民也不留意。”(和合本) 这说明上帝自己行走在祂的子民中间,但他们却不认识祂。他们没有看出基督就是万世以前的上帝。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福音书中,那些遇到耶稣的人往往不知道基督是谁,也不知道那相遇意味着什么。甚至抹大拉的马利亚在坟墓前也没有认出祂,她以为祂是园丁;使徒在以马午斯的路上也没有认出祂是谁;直到祂和他们一掰饼,他们才明白为什么在祂解释圣经时他们的心中燃起了对神的热望。基督常常被整个城市的人赶走,也没有地方可以安枕。宇宙的创造者进入历史中成为人,并行走在祂的创造物中,却没有被认出是永恒的上帝,这是何等的讽刺。
天使报喜圣像
这幅圣像描绘了路加福音中一个有名的事件。当大天使加百列拜访圣母马利亚时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路加福音 1:28 ,和合本) 事实上,在我们的礼仪日历中所有献给上帝之母的节日中,“圣母报领节”是唯一在圣经中记载过的事件。“圣母诞生节”(圣母马利亚的出生日),“圣母进殿节”和“圣母升天节”都没有被圣经记载,但它们是节庆,是我们东正教礼仪日历的一部分,经传统和伪经延续到如今,例如《雅各福音》。我们稍后会进一步谈论这些,但先让我们来看“天使报喜圣像”。请仔细看,你会看到一些奇特的细节。为什么圣母会在这个神圣的时刻纺线呢?在福音书中也没有相关的记载。对现代人来说,我们可能会认为马利亚在纺线是件很自然的事,但这并不是某种对性别的刻板印象,而是一个重要的象征。
在古代世界中,一个人的生命跨度被比作一根线,在出生的那一刻由命运纺出,并延伸直至死亡而终结。古希腊医学作家经常用“精纺的线”来比喻人体的形成,但马利亚纺线的渊源出自二世纪的伪经《雅各福音》。根据这部经书的描述,马利亚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里长大,纺羊毛是她在圣殿里的劳作之一。所以,当她受到大天使加百列的问安时,她正在纺羊毛,制作圣所的幔子。圣所的幔子是基督肉身的象征,就像一幅神圣的幕布将祂的神性隐藏起来。为什么圣母举起手做一个防御的手势呢?这让大多数写过《天使报喜》故事的神学家们感到困惑,尤其是马利亚问的第一个问题: “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 ”(和合本,“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思高本)当代读者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马利亚没有经历过性行为,因此认为不可能怀孕。然而,对于这句话还有另一种解释,但只有在礼仪当中,这幅圣像所描绘的才会被呈现出来。在天使报喜节上,我们会唱一首赞美诗,是有关大天使加百列和马利亚之间的对话。
传统上,这首赞美诗由两个唱诗班吟诵,一个唱诗班呈现圣母的声音,另一个唱诗班呈现大天使的声音。根据这首赞美诗,马利亚提问的原因似乎不仅是对神迹的惊讶,还表达出怀疑: “这事怎么可能?因为我不认识男人 ” 。上帝之母遵循修道禁欲的古老传统,所以对天使的显现必要查验其真假。此话就是在验证加百列,要证明它不是一个恶魔。在赞美诗中,马利亚明确地表达出她怀疑这天使是“欺骗之蛇 ”的信使,也就是撒旦本身,歌词说:“我因你的话充满喜悦,却也害怕;恐怕你会欺骗我,使我远离神,就像夏娃曾被欺骗一样,现在你就高声说:‘哦,一切主的化工,赞美主!’ ” 天使加百列没有另寻辩解之词,而是顺应马利亚的说法来推动她反思:“瞧,你刚刚还在问‘这事怎能成就’,它就已经被解答了。来,就依从你的要求,你不要疑虑这是个骗局,而要相信这事千真万确。因为我现在就欢呼:‘哦,一切主你的化工,赞美你,主。 ’” 随即赞美诗达至高潮,在天使报喜事件中,马利亚此时呈现出积极参与的一面,即当她证实了加百列不是魔鬼的信使之后,她表示了同意。以上只是我关于“天使报喜圣像”的一部分想法,我们没有时间去探索这幅圣像如何预表了基督被钉十字架,以及上帝之死的意义和道成肉身的奥秘。但是,我想你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对信徒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幅描绘童贞女邂逅天使的圣像画,而是呈现于赞美诗的吟诵中,在传统的背景之下,蕴含伪经内容的一幅寓意深刻的作品。
降至阴间的圣像
让我们来看另一幅为人所熟知的圣像。在这幅圣像中,基督在做什么呢?严格地说,这是一幅降至阴间的圣像。基督降至阴间,并将亚当和夏娃拉上来。这幅圣像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描绘了一个在四部福音书中都没有出现过的场景。事实上,四福音也都没有记述复活那一刻的情景,四福音书不仅没有描述,甚至也没有提供一个让您假以想像的方式。那么, 圣像学又如何能描绘救赎史上最具争论性,且最重要的时刻呢?首先,拜占庭早期与复活相关的圣像中并没有表现基督降至阴间的情景,他们描绘过约拿和那大鱼。
也描绘过那些带着没药的妇女遇到了坐在墓旁的天使。然而,降至阴间似乎超出了圣经的叙述,只在伪经《尼哥底母福音》中有过一些描述。它作为一个事件显现出来,则是源于圣诗作家圣罗曼诺斯著名的赞美诗《在于十架之得胜》(On the Victory of the Cross)。这是一个关于基督降至阴间的故事。赞美诗由守护伊甸园之门 的 “火焰之剑 ”开始,因“十架之刑”奇迹般地将死亡和阴间的痛楚钉在十字架的木头上;于是乎,因被重新带回乐园天地与亚当同庆。场景突然转换到地下世界,我们看到阴间,而在赞美诗中呈现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人,他这样说:
- “我的权臣和势力啊,
- 是谁将钉钉在我心?
- 一根木制的长矛突然刺穿了我,我被撕裂。
- 我的脏腑疼痛,我的腹腔痛楚,
- 我的感官使我的精神颤栗,
- 我不得不吐出亚当和亚当的后裔……” 正如我所提及的,诗中的阴间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有身体的人,他的腑内在痛楚。确实在下面的这幅作品中也表现出十字架的脚刺穿了他的腹部。
猜猜看谁是阴间的挚友?毋庸置疑是撒旦。诗歌《在于十架之得胜》其主要内容宛如一个平台详尽地呈现了阴间和撒旦之间辩论。基督十架之刑不仅重创了阴间还令其恐惧,但撒旦坚持认为这只不过是诡计,牠对阴间说: “是谁误导了你? ” 但当撒旦意识到自己错估了此事时,牠与阴间一同悲伤,哀叹它们的陷落和亚当的回归。随后出现一个戏剧性地转换,赞美诗说:“安静,忍耐,捂上嘴,因为我听到了一个声音带着喜悦;一个声音向我传递着好消息。一阵细语仿佛像十字架上沙沙的树叶声。那是基督死前的呼求,‘父阿,饶恕他们。 ’但当祂说‘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时,这又让我伤心欲绝。” 与亚当、夏娃和他们所有的后代不同的是,阴间和撒旦没有得救的可能。在地下哀歌的背景下,信众唱着得胜之歌。因他们看到那最不像英雄的人——盗贼(在十字架上求耶稣记念的那个强盗)——从十字架上偷了“贞洁的珍珠 ”,以其为钥匙“回归了乐园 ”。
礼仪中的圣像-相信所见
如果今晚您可以由此讲座中带走点什么,那就是圣像学不仅仅是某些事物的图片。每幅圣像所蕴藏的意义要比您所以为的多得多。在每一幅圣像中都有一个不可言说的永恒不变的存在;每一幅圣像都指向那即将来到的世代的生命,它甚至消除了尘世和天堂之间的疆界。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圣像,却没有看见它们向我们所揭示的。然而,因着信,我们就能看见,它就成为神圣救赎之剧幕的一部分,我们就此邂逅生与死、善与恶、乐园和阴间,我们就住在无夜永昼的国度,在乐园里。
问答部分
问题一:老师可否推荐一些“圣像学”英文版的书籍?
回答:推荐Maximos Constas的著作《The Art of Seeing》。
问题二:请问圣象的意义是什么?
回答:这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关于圣像神学的诠释层面,有人说,圣像如同窗户或镜子,属灵的信息透过它可以传递进来;另一个层面是应用层面,圣像不仅仅是作为艺术品被放在教堂或信徒的家中,当信徒面对或接近圣像时,不是对图像进行崇拜,而是通过对圣像表达尊敬与不可见的属灵的存在连接和相较。对此行为,信徒常用的表达语是“相交”(participation or communion)。
问题三:如何在圣像前祈祷?
回答: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简单讲,我们有日课经或每日的个人祷文,信徒可以在圣像前念诵祈祷。圣像的使用更主要地是在礼仪中的运用。在礼仪当中我们会看到圣像,如基督耶稣的圣像、圣母马利亚的圣像、天使的圣像。在礼仪当中圣像与我们“说话”,讲座中我们有提及过“有声的圣像”,就是赞美诗、读经、布道等等。在礼仪当中,众多的圣像将整个救赎历史的景象展示出来,从亚当被造到末日审判,它们在礼仪当中都对我们起着儆醒的作用。
问题四:可否请您对这三次讲座的主题, “礼仪是神学之奥秘”、 “赞美诗是神学之歌”、“圣像是神学之色彩”作一个总结。 > 回答:礼仪是我们对上帝恩典最全面的参与。礼仪包涵了所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圣奥秘——圣餐,赞美、读经、布道、圣像让我们的所有感官都参与其中。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个人祈祷当中不涉及这些方面,但其广度和程度不如参与礼仪那么全面和深刻。在内地的朋友们若有机会去到有正教会的地方亲自参与礼仪的话,其感受和收获将远超过听讲座的效果。
问题五:请问“基督降至阴间”的圣像(较官方的名字为“复活的圣像”)具体用于那些礼仪?
回答:此圣像多用于两个场景,一是“圣周六”,二是“复活节”。
问题六:请问教堂中圣像的安放有无一定之规?
回答:教堂圣像的安放是有规则的。它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开始于拜占庭时期,很可能是在“破坏圣像运动”之后。在早期的拜占庭,沿用传统的规则安放圣像,但各地对此各有比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到了现代,教堂依然会强调依照传统来安放圣像,但也有地方性的差异,例如,在英国的索弗洛尼修院,他们将索弗洛尼和其神师希拉的圣像放在教堂入口的两边,这样的安置就非惯常的做法。
问题七:请问“约拿与鱼”的圣像和“基督降至阴间”的圣像的关联是什么?
回答: “约拿与鱼”的圣像是旧约中有关基督复活的表征。约拿待在鱼腹里三日,基督也在死后三日复活。
问题八:请问“破坏圣像运动”除了针对“圣像论”本身,还对圣像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吗?
回答:是有影响的。这一运动主要发生于拜占庭地区,从八世纪开始延续到了九世纪。维护圣像学的神学家主要有两位,大马士革的约翰和君士坦丁堡斯图狄奥斯(Stoudion)修院的西奥多。他们主要是在神学上对圣像给予了诠释。
问题九:希腊的圣像有受西方教会圣像风格的影响吗?
回答:西方的圣像风格偏写实,而拜占庭的圣像则不然。因为圣像的作用不是将人拉回到现实世界。西方写实性的圣像虽然也是圣像,但应该是缺少了圣像应有的神秘性和灵性的特质。我本人不会对其持拒绝的态度,但却无法爱上它们。
问题十:俄罗斯的圣像风格有何特点?
回答:有一位著名的俄罗斯圣像画家名叫廖布鲁夫(Rublev, 著名的“圣三一”圣像作者)。俄罗斯圣像画与拜占庭圣像画有区别,因为它融入了自己民族的风格。
问题十一:若中国人开始绘制圣像画,那么也会带入本民族的绘画风格吗?
回答:应该会的。这与俄罗斯的圣像绘制带有本地风格是同样的道理。只要圣像所表现的是东正教的信仰,它可以带有一定的民族风格。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