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这是阿甲教父历史通识课,第二季,希腊传统第八课:尼撒的格列高利——《论肉体复活》及驳斥六道轮回导读。讲稿由祝心斋整理,经阿甲修订而成。若要引用本文,请参考版权申明。
若要引用本文,请按以下格式:袁永甲,《尼撒的格列高利——论肉体复活以及驳斥六道轮回导读》,讲稿由祝心斋整理,经阿甲修订而成(伦敦:光从东方来,2024年4月19日)。亦请参考版权申明
油管订阅和网盘下载,请见主页
正文
一、尼撒的格列高利的著作译本及校勘本介绍
我们这里主要参考三个译本,一个是石敏敏在2004年根据英译本翻译的尼撒的格列高利的《论灵魂与复活》。我觉得这个译本总体来说质量还不错,但是跟原文翻译过来的就没有办法去比较了。就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很有必要出一个从原文直接翻译过来的译著,这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六道轮回和转世投胎观念如此盛行的国家来说,这本古教父反驳轮回转世观点的重要著作,应该要从原文直接翻译——他当然没有接触过佛教,但是我们在这本著作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在驳斥佛教那种关于轮回的观念。
另外参考的一本是Behr在2023年出版的《On the Human Image of God》。作者把尼撒的格列高利关于人论的一部著作,做成了校勘本,然后又翻译成英文。
我们主要参考这本书中的英文及原文。
最后一本是关于尼撒的格列高利的一些著作的介绍:《The Brill Dictionary of Gregory of Nyssa 》。这是介绍他的各个神学主题以及相关人事的字典,此字典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学术信息。
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尼撒的格列高利的两本著作,《论人的形象》和《论灵魂与复活》。
在这里,我粗略的把有关尼撒的格列高利的已经出版的一手材料的校勘本罗列出来。
这里面最著名的专门介绍尼撒的格列高利的是Gregorii Nysseni opera,简称GNO。
他的大部分著作,通过这个系列的校勘本基本上都做出来了。如果大家能直接读希腊文,愿意翻译他的著作,那么我可以帮你们找到这样的原文,你们可以来从事翻译的工作。
二、尼撒的格列高利的生平介绍
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尼撒的格列高利。
光从东方来这个网站上,有关于尼撒的格列高利的基本介绍,是我去年上半年的时候给David Tang提供的。
尼撒的格列高利是大圣巴西尔家族中最小的弟弟,他没有上过学,而是受教于姐姐玛卡瑞娜。在巴西尔去外面求学的时候,姐姐玛卡瑞娜在教他。主后355年到358年的时候,巴西尔也做过他的老师。也就是说,尼撒的格列高利基本上是通过家庭教育而成材的。
他结过婚,但之后丧偶。主后372年的时候,他被按立为主教。379年1月的时候,他哥哥巴西尔去世;同年,他的姐姐玛卡瑞娜也处于弥留之际。这时候的他,才开始从哥哥巴西尔和姐姐玛卡瑞娜的圣洁光环之下,走上历史舞台。
关于巴西尔更多的介绍,这里有John Behr的一本书,叫做《The Nicene Faith》,在其400到414页有更为详细的介绍。
尼撒的格列高利的主要著作,其实是继承了巴西尔没有完成的一些作品。巴西尔写了《创世六日》,但没有写人论的部分,所以尼撒的格列高利就写了《论人的造成》。为了驳斥欧洛米,他又写了《驳欧诺米》。主后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他也参加了。但总体来说,在这次大公会议上,还是神学家格列高利的权威性更强一些。
在学界,关于他的研究是到了20世纪下半叶才受到重视。原因很简单,之前关于巴西尔和神学家格列高利的研究已经太多了,大家需要找一个还没怎么研究过的新的历史人物。
目前,他晚年的著作,比如说《雅歌书注释》,《论摩西的生平》等,也有了中译本。
三、《论人的造成》
接下来我们就直接讲他的著作。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进行一场思想上的探讨。
首先,我们简单的讲一下,下面这两本书的大致背景。
第一本书叫**《De hominis opificio》,就是"论人的造成"的意思**。这本著作大概写于379年,正好在巴西尔去世以后。总的来说,《论人的造成》这本书,是为巴西尔的《创世六日》所续写的一部著作。这其中比较精彩的部分,就论到了灵魂与身体的关系。这和后来东正教静修主义的传统有些许的不同,我们待会儿再详细的进到这些句子里面去谈论。
另外一本书是**《论灵魂与复活》**,以对答的形式展开——尼撒的格列高利想象他的姐姐玛卡瑞娜在跟他对话。这场对话发生在Annesi,就是玛卡瑞娜修道的地方。时间上是在主后379年的12月份,他参加完安提阿的会议回来以后,以他姐姐的身份来探讨灵魂与复活这个话题。此时他姐姐正处于弥留之际。
《论人的造成》这本书我找到了原文,可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去读。《论灵魂与复活》这本书我也找到了原文,但是还没来得及和译本逐字逐句去对照。
我们来读一下《论人的造成》的一部分:
如果你考察神性之美表现在人身上的其他各点,就会发现它们都完全保存了神的形象。神性就是心,就是道,因为"太初有道",并且保罗的跟随者"有基督的心"在他们里面"说话",同时这些人也并没有脱离人性。你可以在你自己身上看到话语和理解,它们其实就是神心和神道的一种模仿。另外,神就是爱,就是爱的源泉,这是伟大的约翰说,“爱是从神来的”,又说:“神就是爱”。创造人性的主也使我们具有这样的特征。
大家也许不知道这个"心“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原文。
大家看这个词**“Nous”和“λόγος”。“λόγος”这个词大家可能都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言语的意思,在思高本里被翻译成”圣言",在和合本里被翻译成"道"。“Nous”是一个没有中文能够对应的词。从希腊哲学的角度,它通常被翻译成"理智"、“心智”,有时候翻译的更奥秘一点,叫做"灵智"。在我翻译的灵修著作里,通常把它翻译成"心灵"。所以当大家读到上帝是心的时候,不要惊讶,因为"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国人没有人论这个概念,而在中国古代,我们有一种"心性论",其实这就是我们的人论。我以为以前没有人把“Nous”**翻译成"心",但这里翻译了,我觉得这个翻译特别好。神性就是"心",对于中国人而言,完全可以这么说。
“Nous”和“λόγος”是什么关系呢?希腊哲学里面有探讨,尤其是到了新柏拉图主义时期。本来,这两个词基本上是同义词,但是到了新柏拉图主义时期,“Nous”的地位提升了,而“λόγος”的地位稍微降了一点。“Nous”是用来与上帝相交的。人的心是用来干嘛的?是用来与上帝相交的。“Nous”还衍生了其它的一些功能,包括话语的功能。这个词在柏拉图的灵魂三段论里面,被叫做“logistical”,这个词的前缀和**“Nous”是一样的。在很多时候,它被翻译成人的理性。文艺复兴以后,“Nous”**跟神相交的功能被淡化了很多,理性被高抬起来了。
在此处,尼撒的格列高利抓住了人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Nous”和“λόγος”。上帝照著祂的形象和样式来造人,主要就是指这两方面。当然,自由意志也是在它们中间出来的,爱的能力也是在它们中间出来的。这就是尼撒的格列高利对人论的解释。说白了,就是我们有上帝的形象,我们有心灵和理性思考的官能。
所以说,你要认识上帝,首先要认识自己。但是我们看到尼撒的格列高利在这里说:
倘若原型超乎理解力,而它的形象却可以理解。那么从两者所表现出这种相反特点就可以表明这形象是有缺陷的。然而,按造主的形象造人的心灵,其本性是我们所无法认识的,所以它必与那高级本性完全相同,它自身的不可知性就是神性不可理解性的表现。
在之前的一次讲座中,我们谈到神学家格列高利,说他是整个希腊哲学的分水岭——希腊哲学从好奇探索世界的特质,转向了神秘和灵修。尼撒的格列高利显然继承了这一点,因为大家都知道神的本性是不可知的。如果说,上帝按照祂的形象和样式造人,那么,从某种意义上,人里面也有某些东西始终是不可知的,它是个奥秘。上帝是个奥秘,所以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的人,也是一个奥秘。有时候,大家担心AI要毁灭人类,我觉得这言之过早了,因为我们连自己都不认识,还怎样去制造一个活人?我们现在所造的AI,其实只是一个大数据下的预测模型而已,和有灵魂的生命体无关。
在此,就出现了人性的第一个特点:照着神的形象造人。这个形象指什么?指我们的心灵和理智,或者说心智。尼撒的格列高利还讲了一个人性的特点,即我们人性当中有一部分是不清楚的,因为人的原型上帝,也是不可知的。
接下来尼撒的格列高利开始谈论,心灵到底在哪里?有的人认为在心脏,有的人则说在大脑里。以前我开过一次讲座,专门讲以心为中心的人论。我说,不能排除心灵在身体里面的可能性。然后我也得出一个结论:圣灵住在我们心里面,在心里面是有一个位置的。这个位置和静修主义的祈祷姿势有关系,即吸气入心的祈祷姿势。尼撒的格列高利并不处于静修主义之时,他的观点和14世纪的圣格列高利·帕拉玛有一定的差异。我们甚至可以说,他跟同一时期的玛卡瑞娜的著作也有一定的区别。
“灵魂发现惟有在智性与理性中才有其完全的形式,因而,凡不具备智信和理性却也有"灵魂"之名的,都不是真正的灵魂,只是与"灵魂"这名称相关的生命力而已”。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动植物也有灵魂,因为它是有生命力的。而尼撒的格列高利很显然把人的灵魂跟动植物的灵魂做了一种区分,他认为只有具备理性思考能力、智性推理能力的人,才能被称之为拥有真正的灵魂。
“正因如此,为万物立法的神也赐给人动物性——因为动物性离植物生命不是太远——使人除了植物还有动物可用,他说:“你们可食各样肉,如同食菜蔬一样。“因为有感觉能力之物与没有感觉能力惟有营养生长之物相比”
在这里我们看到,尼撒的格列高利使用了传统希腊哲学的分类方式,分为人、动物和植物。植物只有营养生长的功能,它不像动物一样能看,能听。动物可以活动,有触觉有听觉有视觉等,有些动物的视觉和听觉的灵敏度比人类还高,但是它仍然是处于感知的层面,没有上帝造人的形象的部分,即人的心灵和理智部分,这是动物没有的。
“因为我们所要思考的主题原不是人的属性中心灵比他的质料器官更富尊严,而是心灵并非囿于人体的某一部位,乃是均等地存在并贯通于全身,既不包围他物,也不为他物所包围。包围、被包围这些词专门适用于罐、桶或者其它容器,但身心的结合却是一种难以言喻、不可思议的关联,心灵既不是在身体"里面”(因为无形者不可能包裹在形体里面),也不是在外包围身体(因为无形者不可能内含任何东西),心灵靠近身体乃是以某种难以名状,无可理会的方式进来与它接触。
可以说,心灵既在身体里面,又包围着它,既非根植于身内,也不是被身体包裹着,此种情状是非我们所能表达和想象",
在这里,尼撒的格列高利是什么意思呢?他认为,首先,身心的结合是一个奥秘,它们有着一种难以言喻、不可思议的关联。他用了两个词来描述:难以言喻和不可思议。
然后他认为心灵并非囿于人体的某一部位,而是在身体中均等的存在,并贯穿于全身。这个概念和静修主义所持守的稍微有一点区别,故而有人认为,静修主义的祈祷姿势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尼撒的格列高利不认为心灵位于脑部或是心脏的位置,而认为其是均等的贯穿全身。他最重要的一个论点是认为身心结合乃是一种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联合。
同时,我们要注意尼撒的格列高利跟格列高利·帕拉玛一样的地方在于,都认为心灵在身体里面,又包围著身体。这个很重要,因为心灵如果不在身体里面,那我们就不能说身体是圣灵的殿了。正因为身体和心灵有这样一种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可以说圣灵住在我们的心里,也住在我们的身体里。尼撒的格列高利不断强调这种密不可分的关联是不可思议的、无法理解的,是没有一个确定部位的。心灵均等的存在并贯通全身。而静修主义的论点是什么呢?他们认为心灵有一个确切的地方,就在我们心脏周边这些比较狭小的空间里,在那里面发动。这是二者的一个区别点。
格列高利·帕拉玛是怎么为静修主义的姿势进行辩护的呢?我曾经在光从东方来这个平台上的一次灵修讲座中讲到这个。有人问格列高利·帕拉玛说:
他们说,我们试图将心灵封闭在身体中(即心中),是错误的;他们说,恰与之相反,我们应该让心灵在一切形式上远离身体,外在于它。
我们要注意,这种观点不是尼撒的格列高利的观点,他的观点是心灵即在身体中,又包围着身体。而在这里,帕拉玛的对手认为心灵在一切形式上都是远离身体的。
“他们疯狂地嘲笑我们中的一些人,写信反对我们,因为我们建议初学者低头定睛于自己,通过呼吸引导心灵进入心中。他们说,心灵与灵魂不可分,因其不可分,心灵本应该包含在灵魂里,如何能让心灵再次进入心中呢?再者,他们指控我们说,我们通过鼻孔吸入神恩,(使其内住)”。
帕拉玛是在面对巴兰这些人对静修祈祷姿势的指控。接下来就是帕拉玛的回答:
“灵魂有众多能力,它籍着身体——好像籍着一个器官——运作,因为身体天然的依靠它而存活"。帕拉玛认为是灵魂激活了身体。他接着说:”那么,灵魂的能力,就是我们说的心灵会使用哪个器官来活动呢?
没有人会认为心灵居于手指甲,眼睑,鼻子或嘴唇中。但大家都认为心灵居于身内,只不过它主要通过哪个内部器官运作,对此(有不同看法)。有些人以为位于脑部(某个区域),好似一座城堡;有些人以为它居于心的最核心处和心的载体——这载体依照最核心处的天然之灵得以净化"。
这就是格列高利·帕拉玛跟尼撒的格列高利的不同点。尼撒的格列高利认为心灵不住在任何一个身体部位中,而是均等的贯穿全身。而格列高利·帕拉玛认为心灵不会住在手指甲、眼睑、鼻子或嘴唇中,因为你把手指甲剪掉了,难道就把心灵也剪掉了吗?。他又回到了当初尼撒的格列高利的论证点,就是有的人认为在脑部,有的人认为在心脏的周边位置。尼撒的格列高利将这两个都否认。但是格列高利·帕拉玛在这两个里面选择了心脏那个位置。他为什么选择心脏这个位置?这跟他的对手有关系。
但是接下来又出现了和尼撒的格列高利一样的教导:
“我们的理性并不像一个装在身内的容器,因为它是无形的;也不在身外,因为它与身体相连;而是居于心中,以心为其载体(也可译为器官)。这并非出于人的教导,而是造物主亲自说的:“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
格列高利·帕拉玛明显的在暗示,我们的心跟我们身体心脏周边的位置是有关联的。但尼撒的格列高利不承认这一点。这就是他们的差别。
大家可能要问我,答案究竟是什么呢?我个人更推崇叙利亚的传统,或者说是闪族语系的传统。无论是从旧约圣经来说,还是从叙利亚传统来说,还是从静修主义的传统来说,我更倾向于东正教格列高利·帕拉玛的观点。尼撒的格列高利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亚历山大里亚传统里面亲希腊哲学的这一派,所以他更多的强调心灵的无形性,以至于他不敢说心灵具体的是通过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来运行。
在译本的这一段,我们还看到人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尼撒的格列高利所强调的自决性:
而这一切中最突出的一点乃是我们不受制于必然性,也不受缚于任何自然力,我们是自由自决的。这也是我们拥有上帝形象的一个特点。
四、尼撒的格列高利论灵修
接下来是尼撒的格列高利从人论的角度谈灵修。总体而言,他的灵修精神就是基督徒要以理性来控制其天然的喜怒哀乐爱憎惧等情绪。此处,译者把情绪一词翻译成情欲了。我觉得按照圣经的语言体系来说,这种翻译不太妥当。因为情欲一词在圣经里,我们把它理解成恶的肉欲、邪欲。但此处并不是这个意思。看上下文,我们会发现尼撒的格列高利在这里说:每一种情绪都可以变成一种美德。所以,这其实是个中性词。
尼撒的格列高利说:
“如果理性统辖这些情欲,则每一种情欲都会变成一种美德。愤怒产生勇气,惊恐产生谨慎,畏惧产生顺服,憎恨产生对恶的反感,爱的力量产生对真正美善之物的渴求"。
我们看到,他并不是认为这些都是邪恶的情欲,故而这个翻译不太准确。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讲这个词。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受动性。我们人性里面有一些活泼主动的东西,即上帝的形象。相对被动一些的是什么呢?我们把它叫做情绪。在中国古人的概念里,有阴阳之分。纯阳的东西即我们的心灵,它最活泼,最主动;纯阴的东西就是我们的肉体和骨头。而情绪,处于纯阳和纯阴的中间状态,它相对而言被动一些。柏拉图把情绪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积极的情绪,我们或者把它叫做激情,因为它一旦躁动起来,就停不下来,很容易把自己的理性给蒙蔽了。另外一种叫做被动的情绪,我们把它叫做欲望,欲望确实和情欲相关,但是我们可以善用它。
在《论灵魂与复活》里,尼撒的格列高利说:
“因为按我们的理性的判断,神性本身,不论它的最内在本质是什么,就是显明在这些东西上——普遍的监督和对善恶的谨严分辨。但是灵魂里所有那些处在边界上的成分,从其特有的本性来看,都有或善或恶的倾向"。
在这里我们看到,尼撒的格列高利把灵魂当中鉴别善恶的能力,认为是它最主要的能力。他用到一个词,叫做”边界",”处于边界上的成分"。而这就是柏拉图的灵魂三段论里面的另外两个。灵魂三段论的第一个是理性思考能力,就是教父们通常归于神的形象和样式的那一个。还有一个就是情绪,我们通常翻译成愤怒或者激情。还有一个叫做欲望。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这些情绪有或善或恶的倾向。他接着说:
“比如,愤怒、畏惧,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灵魂情绪,除去这些东西我们就不可能研究人性,所有这些东西我们都认为是从无中产生的,因为在人的原型之美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性质"。
尼撒的格列高利接着写道:
“愤怒就属于这种情形,畏惧也属于这种情形,我们身上其他所有的对抗性活动都属于这种情形,惟有理性和思维能力除外。如我们上文所说的,我们的整个生命中惟有这种能力带有神性的印记"。
他接着写道:
“这些就是存在于我们里面、我们称为"情欲"的现象。造主把情欲分配给人性完全没有什么坏的目的(因为如果在这些如此深刻的根植于我们人性里的东西中存在行恶的必然性,那么造主不就成了邪恶之主了吗?),而是根据我们自由意志对它们的不同使用,使这些灵魂里的情绪成为美德或邪恶的工具**…… 假如我们的理性——我们人性中最精华的部分——支配着这些引入的情绪(如《圣经》在比喻意义上所宣称的,人要治理兽类),那么它们全都不会协助作恶。畏惧只会使我们产生顺服,愤怒使我们坚韧,胆怯使我们谨慎,本能欲望为我们谋求神圣而完全的喜乐。但如果理性失去了统治地位,被拖在后面,就像车夫被自己的车给套住了,那么这些本能就会变得非常强烈,就像我们在兽类中所看到的那样。因为在动物,理性没有主宰根植在它们里面的本能冲动,所以比较残暴的动物,一旦怒火中烧,就会相互残杀。那些体重大的动物并不因此而占优势,因为它们缺乏理性,所以成为有理性的人的奴仆**"。
上面这段话非常清楚的探讨了基督教的灵修观。这种灵修观我们必须承认有柏拉图的影子,因为柏拉图有著名的三架马车的比喻,说需要用你的理性来统治你灵魂当中各种各样的情绪。你的七情六欲是让它们走向美德,还是走向邪恶,取决于你自己。这是基督教灵修传统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操练肉体的原因。我们的肉体容易升起欲望,我们要克制它。操练灵魂主要是指我们理性思考的官能。心祷的传统,就是把你理性思考的官能焦聚于上帝身上。我们有默观的传统,它跟学术研究这种理性思考的传统是不一样的。学术研究是你读很多书,学很多原文,然后你在一个概念跟另外一个概念之间跳跃。但是心祷默观的传统,是你把心思一直专注到神身上,你的心思是单一的。在这个过程中,上帝的恩典运作,你的理性得以净化。
五、尼撒的格列高利论身体复活
灵修的总体原则是什么呢?尼撒的格列高利写道:
“就算人体分解了,灵魂里却仍然留著关于我们人性的某些记号,这里的对话可见一斑"。
就肉体复活的层面,尼撒的格列高利的第一点说,我们的肉体像流水一样,是会变化的,会经历生老病死的。据说每30天,我们的很多器官就焕然一新了。这是一种流动不息的状态。他问大家,你们怎么可能得到同样的一个肉体?尼撒的格列高利认为我们这个身体就是我们复活之后的身体,只不过复活之前的身体是会经历生老病死的,是朽坏的、是软弱的、是无能的。但是复活以后的身体,是荣耀的、是不朽的——但还是复活前的同一具身体。那它的记号在哪里呢?尼撒的格列高利开始做论证,而这个论证恰恰跟大家普遍相信的投胎转世之说完全不同。
他首先批判灵魂与肉体的先后顺序。总体来说,当时有两种观念,一种是灵魂先于肉体,这就会引导出投胎的观念。另外一种是肉体先于灵魂。尼撒的格列高利写道:
“坚持前一理论的那些人,主张先有灵魂,然后才有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在我看来,这种理论完全没有清除异教所提出的灵魂轮回的愚蠢论调"。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批驳现在很流行的佛教轮回说的。他写道:
“照此严格推论,必引出灵魂完全灭亡的结论。灵魂一旦从高尚的状态堕落,就不可能再从罪恶路上停止下来,反倒因为与情欲的密切关系而从理性的降为非理性的;既降为非理性,就必再降为无感知觉的植物,而无感知觉也就与无机物差不多了,最后由无机物降为非存在。这样一步一步推论,他们不是要使灵魂归于虚无了吗”
?尼撒的格列高利的基本论证是说,如果你的灵魂是堕落的状态,那就会一直堕落,最后陷入虚无。他认为造物界有一个阶层,人是比较高的一阶,动物其次,然后是植物,最后是没有生命力的那些物质。灵魂只能从高的阶层往下不断堕落。动植物是不可能往上一个阶层走的,因为这是不合理的。
尼撒的格列高利也反对肉体先于灵魂说。他写道:
“事实上,人是一个整体,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存在,所以我们应该设想,人一开始就是作为统一体而存在的,是两部分共有的,绝不可能出现一部分先于他自己,另一部分后于他自己的情形,也就是说,在时间上先有肉体,再有灵魂附加在后,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
尼撒的格列高利的灵魂和肉体的观念是怎样的呢?他认为是同时存在的。如果我们相信他说的是对的,那就可以说,在一个人是受精卵的时候,他的灵魂和肉体就已经共存了。
他接着写道:
“同样,我们认为人的种子里也包含著人性的潜质。这种潜质一开始就与种子一同存在了,然后按照一种自然顺序展开、显示,逐步走向其本性的完全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无需利用任何外在因素作为其趋向完全的阶沿石,它完全是按照既定的过程自发地发展到完全状态。所以,无论是说灵魂先于肉体,还是说肉体的存在没有灵魂的相伴,都是不恰当的。事实上,两者具有同一个开端,从属天的观点看,这个开端的根基原本立在神最初的旨意里,从属地的观点看,由于生殖,这个开端就进入了这个世界"。
尼撒的格列高利的观点很清楚,灵魂和身体是同时开端的。我们接下来看他为什么认为我们的肉体是可以复活的。他写道:
“同样,我们认为灵魂也知道那些原子的天然特性,无论它们联合构成它自身所寄生的身体,还是身体分解后四处分散。不管它们彼此相距多远,各自的天然属性和内在固有的排斥力如何阻止它们彼此混合,灵魂依然能借助自己的认知能力靠近每个原子,顽强地依附于熟悉的原子,直到这些分散的原子又重新以同样的方式联合起来。分解的身体又重新形成,这必是并且就是被称为复活"。
尼撒的格列高利认为我们现在的这具身体,并不是衣服。佛教徒认为身体只是你的一个衣服而已,你脱了就可以换,你到下一世了就换另外一套衣服,是男是女是动物是阿修罗都有可能,如衣服的这具肉体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灵魂。但是在基督教,肉体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这具身体很丑陋,就像桃核一样,但是就是这具身体,死了以后会有荣光会不朽。他认为那怕身体分解成原子的状态,但属于这具身体的灵魂还认得它们。就像现代物理学所说的量子纠缠一样,一个量子在很远的地方跟另外一个量子保持著特定的联系。尼撒的格列高利说灵魂也有这种能力,它能认出身体的每一个原子,当它复活的时候会把这些原子联合起来。
他接着写道:
“也就是灵魂在分解之后仍然留在它最初在其生长的那些原子微粒里面,就像看管私有财产的管家一样,当它们与自己的同类原子混合时也不放弃它们,并凭借它那精妙的无所不在的理智准确地认得它们,连它们最细微之处也绝不会认错,所以,当它们与自己的同族尘埃混合的时候,它也与它们一样扩散,让它们流回到宇宙中去的时候,毫不费力地与它们一一保持一致,无论大自然安排它们去向哪里,变成什么,都与它们同在。假如安排一切的权能为使这些散落的原子重新结合而给出了信号,那么正如系在同一个木块上的许多绳子同时从那中心拉出来,所有这些曾经彼此熟悉的原子随着这种作用于它们灵魂的力量同时汇在一起,通过灵魂的中介构成身体的衔接,每一个原子都与自己原先相邻的原子联合,为原先的原子所环绕"。
我没有看到一个教父谈肉体复活能够谈的这么细致。肉体复活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重点,因为他几乎在同一年丧失了两位至亲——哥哥巴西尔和姐姐玛卡瑞娜。他不得不进行这些思考。
尼撒的格列高利对这个问题谈得如此细致,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认为这些文献对中国文化来说,是一个彻底的更新,是中国文化永远摆脱六道轮回论的一个起点。所以我说,这个译本还需要根据原文再翻译,原因我们需要细致的进入他的原文来探讨。我们要相信,我们最终复活的这具身体就是我们现在的这具身体,而不是像佛教徒说的那样换了一个身体。
他继续写道:
“当她与身体紧密结合时,她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体,当两者分离之后,由于仍然依附于残存物中的记号,她也永不会弄错"。
接下来,尼撒的格列高利开始驳斥另外一种观点:
“有些人把人性理解为卑微的,认为灵魂总是交替地转变为人的和非理性之物的灵魂,它进入各种不同的躯体里,随心所欲的从人转入禽、鱼或兽里,然后又回到人中间。有人甚至把这种荒唐观点推至树木和草丛,由此认为植物与人类是一一对应的同类。还有些人认为灵魂只在人中间转移,从一人转到另一人,所以,人的生命始终是靠同样的灵魂维系,这些灵魂在数量上保持不变。先在一代中持久存在,然后转到另一代……他们说灵魂脱离身体之后就迂回进入另外的身体,这并非完全与我们所盼望的复活背道而驰。我们的观点认为,身体——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是由宇宙的诸原子构成的,这种看法是这些异教徒同样持有的。事实上,离开这些原子的某种组合,你无法设想身体的任何结构。而分歧之处在于,我们主张复活的身体与以前是同一个身体,是由同样的原子构成的,与灵魂紧密结合;而他们则以为灵魂降到了另外的身体上,包括理性的、非理性的,甚至无感知觉的"。
这就是我们基督徒跟佛教徒不一样的地步。我们主张我们复活后的身体,和我们现在的这个身体是同一个身体,是由同样的原子构成的,与灵魂紧密结合。而佛教认为灵魂换了一个身体,不是同一个了。所以说,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身体是很重要的。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死里复活,都是同一具身体。这就是尼撒的格列高利给我们的一个启发。
为什么道成肉身不能与六道轮回共存?因为它们不可能共存。藏传佛教有转世的达赖喇嘛,他们相信达赖喇嘛只是换了一个身体,相信他转世投胎变成了现在的达赖喇嘛。基督教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们认为一个灵魂对应唯一的一具身体,而这,就是基督教死里复活的教义。
在这里,尼撒的格列高利还驳斥了好几种观念,我们简单的看一下。
“那主张同一样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任何东西之中的哲学家就是主张万物都可以是同一的,所观察到的事物中的差异在他看来绝不能妨碍把完全不兼容的事物混合起来。他必然会说,即使当人看到一种吐毒汁的动物或者食肉动物,不管它表面如何殊异,也要把它看作与自己同属一个支派"。
尼撒的格列高利认为他们把同一论看的太严重了,从而忽视了事物之间的差别。
“我曾听到持有这些观点的人说,整个灵魂王国都隐蔽在某处它们自己的世界里,其生活与身体里的灵魂类似,但它们的本质是非常精致而轻盈的,这就使它们随着宇宙的旋转而旋转;这些灵魂因某种落向恶的重力,一个个折了翅膀,依附到身体里面"。
这是非常典型的奥利金主义的观念,他们认为我们最初是没有身体的,就是纯粹的心灵,只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开始离开上帝往下掉落了。掉落了怎么办?上帝这才开始创造了物质界,给它造了一个身体。尼撒的格列高利在这里明确反对这种观念。
“最初这情形出现在人身上,后来,由于它们的情欲与兽类相近,就从人下降到兽类的层次;并且从兽类再跌落到这种无感知觉的生命中"。
就这样不断的下降,你就会发现有一种不合逻辑的推理出来:一个人变成动物了,那这个动物怎么可能产生美德在下一世又变成人?它都没有理性的功能了。我们要知道,尼撒的格列高利的论证方式,是基建于一些基本的希腊哲学的分类观念的。我们刚才看到,人是有心灵理智的,这个心灵理智跟上帝相似。而动物没有心灵理智,只有感知能力。植物没有感知能力,只有营养生长的功能。石头、土,它没有生命力,没有营养生长的功能。
尼撒的格列高利首先是这么分的,这是他的前提。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灵魂变成了动物,它就失去了理性,那还谈什么美德?所以说如果他堕落了,那永世不得超生。如果他能超生,那就表示
“天上的生命必不再保守自己的恩福(因为恶能到达天上的居民),树的生命也并非全无美德(他们说,因为灵魂从这里开始重新回到善,又从天上开始落向恶)",
这就是一个轮回的概念,你不断堕落,堕落到底以后开始往上回升,然后又开始堕落。我们要知道,一个不断堕落的东西怎么可能变好呢?将来如果我们要驳斥佛教六道轮回的概念,就可以引用尼撒的格列高利此处的观点。
尼撒的格列高利谈到投胎说:
“同样的荒谬性也存在于另一种理论中。我是说,认为灵魂必须焦急地等著配偶们交配,必留心观察生育的时间,以便自己能够潜入那出生的身体里面这种理论"。
这说明,至少在柏拉图的哲学里面,就有投胎的理论出现。尼撒的格列高利当然反对这一点。轮回说投胎说这些,都有一个最基础的预测,即生命在逻辑上始于一个偶然事件。你的出生,灵魂的堕落,是一个偶然。如果没有一个造物主,那么整个世界立马就变成了一个偶然性的世界。
尼撒的格列高利在论到复活的时候,问了一大堆问题,以此来论述我们复活后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他说一个老年人死了,那复活以后还是一个老年人的身体,该怎么办?如果是婴儿,又该怎么办?我们复活后的身体到底是怎么样子的呢?他说:
“用一个定义来界定它的含义,我们就说复活是"使我们的本性按它原初的形式重新构造”。在那个生命形式里——神亲自造了它——可以合理地相信既没有年龄差异,也没有婴儿时期,更没有我们现在这样因种种软弱而产生的种种痛苦,身体上的任何苦处都不会有。我得说,我们可以合理的相信,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是神所造的,而人在他本性还未成为容易受到邪恶进攻的对象之前曾是神圣之物,只是随著恶的侵入,这些患难才一一临到他的头上"。
在他看来,生老病死这些都是人堕落以后的结果。人堕落以后才有生老病死,才会必死。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督教相信死里复活就是人可以摆脱生老病死。所以,相信肉体复活,一方面彻底的驳斥了六道轮回,另外一方面又彻底的摆脱了生老病死的这种轮回观。
在这里,我要特别引用保罗的话,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解释肉体复活的经文:
死人怎样复活,带着什么身体来呢?“无知的人哪,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并且你所种的不是那将来的形体,不过是子粒,即如麦子,或是别样的谷。但神随自己的意思给他一个形体,并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体。
接下来,我们看尼撒的格列高利是如何根据保罗的这个比喻来描述他对身体复活的看法的。他写道:
“种子所行的这些奇迹可以使你们了解复活的奥秘。神的权能是充充满满的权能,它不仅把分解的身体重新归还给你们,还给它加上伟大精美的添加物,因而人被装饰得更加宏伟。他说:“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麦粒在泥土里分解之后,抛弃了容量上的微小性和形状上的独特性,但它并没有失去自己,尽管在许多方面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小、壮观、形式和复杂性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仍然以自我为中心,长成麦穗。同样,人在死中把所有那些从情欲倾向中获得的独特环境都沉淀下来,比如羞辱,败坏,软弱和年龄的特征;但人并没有失去自身。可以说它变成了麦穗,也就是变成了不朽坏、荣耀、尊贵、强壮和绝对完全;变成了这样一种状态,它的生命不再以本性特有的方式存续,而是变成了一种属灵的全无情欲的存在。自然的身体总是像河流一样不停流动,总是不断的变成另外的东西,这是它的独特性;我们看到这些过程不仅存在于人身上,也同样存在于植物和兽类身上。但是在将来的生命形式中,根本不存在这些过程"。
死里复活之后,我们身体的本性发生变化了。以前的本性,是羞辱的、败坏的、软弱的、生老病死的;复活以后的身体呢,是不朽坏的、荣耀的、尊贵的、强壮的。它摆脱了在动植物身上出现的必朽性。所以我们死里复活的身体是一个不朽坏的身体。这和现在世俗世界所说的通过医学科技的发展,让一个人永远不死,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比如我们看到赛博朋克,你的身体可以改造成机器。此外,器官移植也好,克隆技术也好,能让你的身体永远活着,但这些都不是用不朽的东西做的,它始终会朽坏的,所以必须不停的去更换和保养。这和复活后的身体完全是两码事。将来的科技可以延长人的寿命,但并不意味著身体就不朽了。
六、总结与问答
接下来我简单的总结一下今天所讲论的内容。
第一点,我们要认识到心灵和身体的关系。尼撒的格列高利跟静修主义之间是有一些微妙的区分的。尼撒的格列高利拒绝认为心灵处在身体一个特别的空间或载体内,而是认为心灵是均等的贯穿于身体当中。
第二点,在灵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过一个美德的生活。这里有柏拉图哲学的背景。
第三点,就是我们的身体怎样复活。这也是今天讲座的重点,我希望这个讲座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们复活后的身体,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一个身体。一个灵魂对应一具唯一的身体,这是尼撒的格列高利讲论的重点。
问:作者的意思是死后灵魂附着于分散的原子吗?基督徒死后复活的身体是荣耀的不朽的,那么不信者死后复活的身体又会是怎样的呢?
答:人死后灵魂不是附着于分散的原子,而是在这些分散的原子里面有一个特别的记号,它认得这些原子是属于它的身体的。在它复活的时候,这些属于它身体的原子,就像拉一根绳子一样,全部连接起来。他相信灵魂和他身体分散的原子之间有一种妙不可言的联系。这不是现代科技可以理解的。另外,尼撒的格列高利在这里并没有区分信者或不信者,他是说复活后的身体都是这样的,只不过是待的地方不一样而已。信者死后复活的身体在天堂里,不信者的则在地狱接受刑罚。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圣经》当中拉撒路和那个富人的比喻。
问:请问为什么《论警醒与守卫心灵》是引发格列高利·帕拉玛静修主义之争的导火索?
答:我们说静修主义之争有两点,第一个是神光的经历是否是真实的?这个神光是被造的,还是神的能量本身?格列高利·帕拉玛认为这个神光就是神的能量,是非受造的。这个观点的源头是在11世纪的新神学家西蒙那里。我们说他是新神学家,他的新并不在于神学的阐述有多么精微,而是在于他描绘的灵修的经验当中,特别谈到了上帝是光的经验。这是导火索之一。而下面格列高利·帕拉玛的这一段话,是导火索之二。他在这里谈到一种吸气入心的祈祷,这样说:
“因此,坐下来,收敛心神,引导它随着呼吸降入呼吸道,来到心脏的位置,驱使、甚至强迫它与吸入的空气一同下降,进入心里"。
你如果只是字面去读,你绝对能读出这是有空间概念的。所以巴兰那帮人就嘲笑,说他们通过鼻孔吸入神恩。其实就算在现代,也有一些人反对这种祈祷方式。但是,根据我的了解,静修主义是为此辩护的,而不是反对的。
问:所以格列高利·帕拉玛他是同意这种祈祷方式的,对吗?
答:当然,他为尼克弗罗进行辩护。
问:请问具体在哪本书可以看到他辩护的这些内容?
答:我翻译的《慕善集》里面就有。你如果能读英文,可以直接去英文的《慕善集》里面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