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lydia博士将在我们平台开设一系列正教礼仪和圣经相关的讲座,敬请期待。讲稿问答已整理修订好了。

版权声明:若要转载或引用此文,请用以下格式:Lydia博士《圣经与仪文中的圣母领报节讲座》,JohnsonHam整理,Lydia博士修订,(伦敦:光从东方来,2024年03月15日网上讲座),附上网页+引用日期。

若要引用本文,请参考版权申明

油管订阅和网盘下载,请见主页

圣母领报节

按照正教会的礼仪年历,下周一也就是3月18日是今年(2024年)正教大斋期正式开始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洁净星期一(Clean Monday)。在洁净星期一和星期二,特别是对于传统的正教徒,这两天是不进食也不进水的,通过祷告一直到了礼拜三,在大斋期第一周的星期三,有预先祝圣过的圣餐礼(Presanctified Liturgy),从那里开始领圣餐,然后才开始进食和进水。(当然,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这样的斋戒的,但通常也是在周一只吃不经烹饪的食物。)

大斋期间,基督徒就像是旧日的以色列人一样,回到旷野,这段节期是我们向着基督复活的应许之地前行的一段日子。通过斋戒、祈祷,还有乐善好施来进行悔改,克服我们的私欲和激情(passion),预备自己的身心来迎接基督的到来。大斋期在天主教和守斋的新教那里被称为预苦期。但是在正教会,大斋期的底色可以称为是明亮的哀伤(Bright Sadness,Χαρμολύπη)。为什么哀伤呢?哀伤是因为我们记起人类因始祖的罪被逐出了乐园,至今仍然在放逐之中;而明亮,则是因为我们相信基督已经战胜了罪和死亡;在旷野中,天主和我们同在,带领我们一起走向复活的光明。大斋期的名字在英文中是Lent,在英语和其它[日耳曼语]{.mark}中是春天的意思,也就是说,大斋期是我们灵性的春天。这个"明亮的哀伤"的底色就决定了教会在大斋期的礼仪崇拜是非常具有独特性的,和其它的节期不一样。

在大斋期教会完全回到了旧约时代,所以在礼仪中宣读的经文都是旧约的经文,比如说在这个阶段,正教友要像所有的慕道友一样,把《创世纪》、《以赛亚书》还有《箴言录》这三部书完整地阅读,象征着整个的旧约圣经,由律法、先知书和智慧书为代表。除了周六和周日以外(这两个日子是教会的节庆日:周六是安息日,周日是复活日)在大斋期是不能够举行圣礼仪的,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仿佛像旧日的以色列人一样回到了旷野,在盼望着基督–弥赛亚的到来。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参阅正教礼仪神学奠基式的人物,施梅曼神父写的《大斋期》这本书,我们已经把它翻译成中文了,可以在香港正教会的网上书店来购阅。1

A screenshot of a computer screen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我今天的讲座为什么要以这样来开始呢?因为在大斋期这个肃穆的节期,教会却要来庆祝一个伟大的节日,这个节日就是圣母领报节(Annunciation),或者也称天使报喜节。圣母领报节是在3月25日,在教会的传统中,以及教父的传统中,比如说圣奥古斯丁,认为3月25日是基督受难日、死亡日,但同时3月25日也是他在圣母体内的受孕日。奥古斯丁认为,日期的完美体现了基督是完美的上帝,完美的人。大家可能记得我在去年圣诞节的那场讲座中说过,为什么古代的教父认为圣诞节是12月25日,那么其中一种计算的方法就是从3月25日作为圣母领报节和基督的受难而开始,有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在每一年,领报节和受难日不完全重合呢?这是因为——大家可能记得——在教会的礼仪年里有两个循环,这两个循环就像两个齿轮一样,他们相互交织,但不是同时同步地运行。一个齿轮是可移动的节日,决定了大斋期的日期,然后根据大斋期的日期而确定棕榈主日、神圣葩斯哈主日、基督升天节和圣灵降临节,这些节日就是可移动的节日,可移动在于它日期的确定不只是根据太阳历,而且还要参照月亮的变化来决定。基督教的复活节是在春分之后第一个满月后的第一个主日,因此它在每一年和我们的公历不是完全契合的。另一个循环就是不可移动的节日,在每一年的日历上是固定的,比如3月25日就是天使报喜节。大家可能也记得我说过,这些不可移动的节日就是基督的节日、诞神女的节日和各位圣徒的节日。那么基督和诞神女的节日是最主要的节日,一共有十二个,天使报喜节就是其中的一个。

所以每一年的天使报喜节在正教会基本都是在大斋期之内发生的一件重大事情,有的时候它甚至可能是在基督受难日,甚至复活节发生。上一次在西基督教的年历上,基督受难日和天使报喜节是同一日,是在2016年。还有一次是在1608年,我如何知道1608年呢?因为在1608年,在英国有一个伟大的诗人,也是英国圣公会的一位牧师,叫John Donne,翻译成约翰·多恩,也就是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No man is an island)的那位诗人,他在1608年时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做《天使报喜节和基督受难日降临到来同一天》(Upon the Annunciation and Passion Falling upon One Day)。

他是属于"玄学诗派",其实也不是一个派,就是因为他们喜欢用非常让人惊讶的比喻、对比、反差、悖论,以这样的思考方式来揭示天地的奥秘和表达强烈的情感。那么在那一天,多恩写了那首诗,在诗中自我提问说:怎么可能同一日既是一个严格的斋日,又是一个重大的庆日呢?那么我是应该庆祝呢,还是应该守斋呢?它怎么可能既是基督被受孕的日子,又是他赴死的日子呢?他来到人间,他又离开人间,怎么会在同一日呢?他的母亲,诞神女,怎么可能既在自己的房间里接受天使的问候,又在各各他,十字架的脚下呢?她怎么可能既在准备迎接自己的新生儿,而又眼看着亲生子被钉上十字架上呢?她怎么可能既是15岁,又是将近50岁呢?他就是用这样的悖论来冥想这个节日的意义。然后,他得出结论说,教会的智慧,就是让我们来思考这些表面的悖论,就像我们在地球上一直往西走,好像是走入了日落,但是西边的最终点,其实就是日出之地。基督的被孕育与他的死亡在同一日就是要告诉我们,人的死亡和人的被造其实是同一日,上帝造人、上帝对日的审判、上帝对人的救赎,其实是同一日。所以可以说他写了一首非常美的诗来思考一个深刻的问题。

当然,每一年的天使报喜节并都是和基督受难日在同一天,但是基本上可以说每一年报喜节都是在大斋期之内发生的,那么真的就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悖论。大斋期是悲伤的节期,但是天使报喜节却是一个喜讯,是庆日,就是天使对诞神女所说的(也是对我们说的),庆哉—-欢呼吧,欢庆吧。那么这个喜庆的节日意义何在呢?今天我讲的题目就是"我们救恩的开始",要从正教的经文和礼文中来探索圣母领报节的意义。为什么说它是我们救恩的开始?为什么它庆祝的主题是欢庆、欢欣鼓舞?

首先,这个"得救的开始、救恩的开始"不是我自己的发明创造,而是在正教的礼仪中,圣母领报节赞词的第一句,就向我们宣告的,这一日是我们得救的开始。所谓的赞词(Apolytikion,Ἀπολυτίκιον),指的是正教每一个节日或主日主题的赞美诗,把节日的意义做归纳、总结。所以我想请大家听一下这个唱咏,可以对照着英文——如果你懂英文的话——来看,中文是我自己翻译的,可能不是很优美,主要的目的是让它的意义比较符合原文。

(Lydia老师播放圣母领报节大赞词)

A picture of an angel and a painting of an angel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歌词是这样写的:“今日是我们得救的开始。“这个救恩是今日才刚刚显现,但是它是永恒的天主的economia–祂的救赎计划,早在万世之前就确定了,今日天主的神子要道成肉身,成为童贞女儿子的日子。它的主题就是欢庆,因为它是一个值得所有的人类、所有的被造世界都来欢呼的日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天使报喜节在圣经中是怎样来描述的。在《圣经》中,天使报喜节只在《路加福音》的第一章有所描述,被路加令人激动地、戏剧化地展现出来。戏剧化就会有主要的人物、人物的对话,又在主要的中心事件之前有一些铺垫,在之后又有后语,既有前言又有后语。

这个前言大家应该都记得,基督的降生是一条主线,还有一条线就是施洗圣若望的诞生。首先是圣若望的父母,常年无子,就像亚伯拉罕和撒拉一样。那么伊丽莎白的受孕和诞神女的受孕两条线索并行,然后两人相见,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之后是圣若望的诞生、耶稣基督的诞生、圣若望在旷野中出现并施洗、耶稣基督在地上使命的开始。这两条线是交叉的,一条是主线,另一条是辅佐它的,有这样一个戏剧化的关系。

这一演义的前言就是伊丽莎白和她丈夫的故事,他们两人所演绎的故事,就是旧约里一个非常典型的主题:一个义人肩负着天主的应许,可是他却没有子嗣,完全是凭借着对天主的信心,天主赐给他的一个儿子,而这个儿子要在人类的救恩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连他们的名字都有着象征意义,比如说伊丽莎白(Elizabeth)的名字,意思是"我的神是应许”;她的丈夫,圣若望的父亲,撒迦利亚(Zechariah),意思是"天主记得”。

伊丽莎白的受孕就是希望的开始,她的儿子施洗圣若望是一个先知性的人物,就像以利亚,来给弥赛亚做先锋、来铺路。这个戏剧化的真正中心事件真正地展开,时间是在伊丽莎白怀孕的第六个月——路加说得非常清楚——地点是在加利利一个叫做拿撒勒的城里,在一个叫做约瑟的人的家里,他有一个童贞女的妻子叫玛利亚。在这样的一个情景下,加百利这个天使长出现了,说:“庆哉,满有恩宠者,主与你同在!“而玛利亚一句话也没有说,感到非常的困惑,正在思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加百利就说:“玛利亚,不要怕,因为你在神面前蒙恩了。看哪,你将要怀孕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耶稣的意思就是救主、天主的拯救,“他将是伟大的,并称为至高神的儿子,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大卫的王座赐给他,他要为王统治雅各伯家,直到永远;他的王权没有终结。“这段其实在原文中是一首诗,像赞美诗的形式。玛利亚就说:“这件事情怎能成就?因我还是童贞女。” 加百利说:“圣灵将要临到你,至高者的大能要荫蔽你,因此,那要诞生的圣者将被称为神的儿子。“显然,这个将要诞生的圣者是来自天上的、是神的儿子。玛利亚就说:“看呐!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我吧!”

这就是戏剧化的一幕,这一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关乎到整个人类救赎的成就。这场戏剧其实还没有结束,它的后语是这样子的,在那些日子里,玛丽亚已经怀有身孕,起身到山里去,赶到犹大的一个城——她往南去了,加利利在北边,犹大在南边——她就进了撒迦利亚的家,问候她的表亲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一听到玛丽亚的问候,她腹中的胎儿就跳动,伊丽莎白也被圣灵充满,然后就大声的呼喊说——这段在《路加福音》中也是以诗的形式来出现——“你在妇女中是蒙祝福的,你腹中的胎儿也是蒙祝福的!我主的母亲竟然来到我这里。这事怎么会临到我呢?看哪,原来你问候的声音一传入我的耳朵,胎儿就在我的腹中欢喜跳跃。这相信的女子是蒙服的,因为主对她说的话都会实现**"。**在这里,伊丽莎白起到了一个先知的作用,尽管她腹中的胎儿圣若望还不能够说话,那么圣灵通过她把这件事情的原委表达了出来,这就是在《圣经》《路加福音》中描写的圣母领报这样一个中心事件。

在正教会的礼文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知道礼文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原来这些礼文都是用希腊文来写的,而且都是配乐的,要唱出来的。在礼文中,因为它是诗,便不只是一种描写,而是一种体验。它邀请所有的崇拜者来一同体验、仿佛感同身受一样来体验这些事件的发生。很多正教圣母领报节的礼文和赞美诗采用的是天使长加百利的眼光来看这件事情,仿佛我们能够进入他的心中、能进入他的头脑中,因为他在这个这场戏剧中起到了一个主要的作用。很多词反复地出现:“我惊叹、肃然起敬、不可思议、无以解释、惊讶、敬畏、震撼”;这些词反复地出现,邀请崇拜者和加百利一道来思考天主救赎的奥秘,也就是圣母领报节重大含义。所以,让我们也来和加百利一起思考。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报喜节前日的抵暮课,也就是在傍晚的时候、日落的时候来做的祈祷。其中有一首赞美诗叫Doxasticon,诗词大家可以看到,就是以天使长加百利的语气来说的,就仿佛是他自己的话,当然这是圣诗作者的想象,但是他的想象却阐释了真理,因为它向我们揭示了圣母领报节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大天使加百列自上天被派去向圣母宣布喜讯。他去了拿撒勒,内心深思并深深地想知道,那至高无上、深奥无比的主,是如何由童贞女所生的。他的宝座是天,脚凳是地,怎么会怀在女人的腹中?六翼多目的天使们都无法凝视的他,如何仅凭着圣言就情愿在女子体中成为肉身?是的,来者就是天主的圣言。那么,我还有何犹豫而不去对童贞女说:充满恩宠者啊,庆哉,主的恩典与你同在!庆哉,一尘不染的童贞女啊!庆哉,没有新郎的新娘!庆哉,生命之母!你腹中的胎儿是受赞美的!”

这里就给我们展示了加百利身负重任,但并不知道——除了天主之外,没有人知道——祂救恩的奥秘,在万事之前都已经确立好的、道成肉身的奥秘。所以加百利也在内心中深思: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情。但是他却明白,即将要被诞神女带入世界的这位,不是其他人,正是至高无上,深奥无比的上帝、宝座在天、脚凳在地的天主。但是在其中的悖论、张力和反差被非常醒目地表达出来了,天主既然是无始无终的、至高无上的,深奥无比的,祂怎么又能够被出生、有了开始和结束呢?既然祂是无所限制的、没有穷尽的——因为祂的宝座是天,脚凳是地——又怎会被束缚在子宫之中呢?祂是如此的辉煌、如此的荣耀,连天使都无法正视的上帝,怎么就情愿凭着圣言就道成肉身呢?礼文中把神与人的天壤之别、而神却凭借祂深奥无比的奥秘能够成为人这样的一个悖论都进行了生动的表达。但是加百利非常坚定地知道,将要来的那一位就是天主的圣言,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在新教的经文中"道成肉身"的"道”。

这位女子是谁呢?这个女子是充满恩宠者、与主的恩典同在者,她既是童贞女,她也是母亲,她还是没有新郎的新娘。其中有一个词非常有意思,她被称为生命之母,所有有生命的人的母亲。这个词最早并不是在这里出现的,而是在《创世纪》第三章里,夏娃被造了以后,亚当就说:“你的名字叫夏娃”,夏娃的名字是חַוָּה(hava),在希伯来文中就是生命之母的意思。这个生命之母的名字一下就把我们带到了创世纪,在天主初次创世的时候。在初次创世的时候,我们知道夏娃是如何受到了蛇,也就是撒旦的诱惑,而导致人类的始祖被逐出了乐园。即便是这样,天主也没有放弃人类,而是给了整个圣经中的第一个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关于基督的预言,就是创世纪第三章第15节所说的,我要叫你——“你"就是蛇——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或者是碾碎你的头,而你要伤他的脚。这就是我们认为在《旧约》中第一个关于弥赛亚的预言,整个《圣经》其实就是揭示给我们弥赛亚是谁,要以何种方式来实现亚当和夏娃的救赎。

在正教的领报节礼仪中,这个事件没有被忘记的,而是得到反复强调的。比如说在向晨课中,有一个赞美诗是以圣母玛利亚的口吻说:“确实,蛇确实欺骗了远古的夏娃,现在我给你带来欢乐的好消息。“就像我们看到的这个圣像显示的一样,这个圣像是埃及科普特圣像的风格,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第一个夏娃和第二个夏娃,第一个夏娃给人类带来了罪、死亡和流放,第二个夏娃因为她对天主的信念和顺服而带来了整个人类的救恩。她就是那个怀有后裔的夏娃,而她的后裔是要来踩碎蛇的头颅的。

向晨课还有一首赞美诗,是这样说的

“今日,蛇的傲慢灭亡了,因为始祖遭受诅咒的束缚被解除了。“就是玛利亚一句,“按照你的话,让神的旨意来实现”

这样一句话,使我们受诅咒的束缚被解除。所以向晨课里以天使长加百利的口吻来赞叹这样一个伟大的奥秘

“多么无法形容的奇迹:没有男人的种子,上主天主将被孕成人,并将从她体内作为婴儿出生,为了重塑所有人类。”

这就是天主的奥秘,这就是圣母领报节的意义。

抵暮课还有一首诗,唱得更加直接:

“属地的将与属天的结合,亚当将得到更新,夏娃将摆脱最初的悲伤。我们肉身的幕帐成为上帝的圣殿,泥土之躯藉着她而得以神化。这是何等的奥秘,无以解释的屈尊俯就,难以言喻的受孕方式……童贞女的母腹接受了上帝之子!”

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悖论,因为以人的理智是无法理解的,却因为天主的圣言和他的自我牺牲而得到了成就。所以正教的赞美诗把节日的意义说得非常明白,就是天主造人这一巨大工程的完结,完美的成就。

那么下面,我们也要和天使长加百利一起来思考神圣诞神女这个人物。大家如果读《圣经》的话,除了在《路加福音》中能够读到一点点关于她的信息以外,基本上《圣经》的《新约全书》是不怎么提到诞神女的。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圣经》是关于基督上帝的书。但是如果你是正教徒,你在所有的礼仪崇拜中都不可避免地要与神圣诞神女相遇,因为她是教会的母亲,也是教会的象征,她是教会的奥秘。如果说天主有一个巨大的奥秘、像珍宝一样来珍视的奥秘的话,那么诞神女就是那个奥秘。

我记得已经去世的美国正教会神父霍普科(Thomas Hopko)有很多非常好的讲座。非常感谢现在的技术,他的录音都保存下来了,所以在网上都能够听到。他就对很多正教徒说过,你们不要到外面去跟新教教友辩论关于圣母的事情,你要跟大家介绍基督教的话、基督信仰的话,你就谈基督的救恩就好了,就谈基督。为什么呢?诞神女是基督的母亲,你只有进入教会,在教会的家庭之内,成为了家庭成员,那么基督就会把他自己的母亲介绍给你,你就会真正的认识她,认识这位母亲,我觉得他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我今天讲的主要给大家介绍教会的礼仪崇拜的礼文是如何来呈现神圣诞神女,作为我们的母亲或者教会的象征的。她不仅是教会的象征,她也是一个完美的基督徒,必须这样说,她是我们的榜样,我们除了基督之外再没有比诞神女更加完美的基督徒了。她也是第一个基督徒,第一个相信她的儿子是天主,而且和他完美地合一的人。所以我们一起来思考神圣诞神女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在赞美诗中是以加百利的眼光来看她的。大家可能知道在圣经特别是旧约中,有不少这样的场景,就是天使加百利、米迦勒,作为天主的信使向人类出现,在他所出现的那一刻,人都是非常地害怕,腿都软了,摊在地上。然后天使就会说,不要怕,然后把他们扶起来。比如说但以理,比如说以西结,这些都是圣人,这些都是天主所喜爱的人,他们都是先知,但是他们见到了天使以后首先就感觉到自己的不配,自己作为人的uncleanness,不洁,都非常地害怕,天使需要来加振他们,说,勇敢地站起来,听我跟你说。但是当加百利出现在圣母面前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圣母是非常卑微、谦逊的,但是加百利天使长却称呼她为什么呢?庆哉,充满恩宠者。可见神圣诞神女在天使长眼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在正教会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很大部分人都会唱、都知道的赞美诗,就是以加百利的眼光来看待诞神女。它是这样说的

敬畏你的童贞之美,以及你纯洁无瑕的光芒;加百列向你呼喊,哦,诞神女啊,我如何能为你献上配得上你的赞美诗?我该以何种名字称呼你?我心生疑惑,又肃然起敬!因此,依照圣命,我向你呼喊:充满恩宠者啊,庆哉!

这首诗非常美,所以我给大家放一下,时间不长。这首赞美诗选自"弗座词”,就是以基督或诞神女为主题的一系列赞美诗,大家在祈祷或听的时候是要站着的,以表示尊重、尊敬、敬畏,所以叫弗座词。它非常有名,所以歌词第一句”*Awed by thy beauty”*就成为了它的名字。

(Lydia老师播放视频)

刚才的赞美诗主题是什么呢?就是圣母的纯洁、童贞之美、美得无暇。还有就是欢庆的主题。圣母不光是一个纯洁的人,而是至纯的人,她的童贞其实不只是指身体的纯洁,更是她灵魂纯洁的外在表现。她被叫做无玷童贞女,被比喻为至纯的百合。但同时,在正教传统中,她也是一个令人凛然敬畏的、至圣的领军者,叫做The champion general,是所有的圣徒之首、他们的领袖,犹如领军者。比如说在抵暮课中有一首赞美诗,是这样唱的

加百列来向你揭示从永恒之前就已决定的消息,他向你敬礼并喊道:庆哉,从未播种过的圣土;燃烧却未烧毁的灌木;庆哉,远古被雅各看到的高举的天梯;庆哉,深不可测、无人探索过的深度;庆哉,通向最高天国的桥梁;庆哉,承载吗哪的神圣器皿;庆哉 ,咒诅彻底毁灭,亚当向着上帝被召回;庆哉,至高的天主与你同在。”

这里它所使用的意象,无论是比喻也好,象征也好——当然都是来自《圣经》,如果你对《旧约》非常地了解的话,这些看着都非常熟悉——但是它们也是一个个非常雄伟的比喻和象征。诞神女就是人类的先驱,没有她,人类就不可能到达天国,没有她,人类就不可能和上帝相连接。在右边你会看到几个圣像,这样的圣像叫做"比天还要更广阔”,“More Spacious Than The Heaven”。这就是在很多正教教堂,在至圣所,Holy of Holies,最神圣的地方、圣礼仪举行的地方,在这个穹庐之上的圣像,它代表的就是在古代以色列的神殿中一个空的、承载无形上帝的宝座;但是在基督教的教堂中,祂的宝座不再是空的了,因为天主的圣言道成肉身了,可以被人的眼睛看到了,祂的宝座就是我们的诞神女、圣母。

我也想请大家注意在这首赞美诗中提到的《圣经》经文。我以前说过,正教的崇拜不可能没有《圣经》,没有《圣经》就没有正教的崇拜。那么正教的崇拜又提供了我们来解释《圣经》、理解《圣经》的语境。当然,《圣经》经文不只有一个意思,但它最重要的意思、和我们信仰最相关的意思,都是在礼仪的语境下来决定的。那么这里我就请大家自己尝试一下,能不能够确定在其中都有哪些对《旧约圣经》的暗指,比如说"从未播种过的圣土”——童贞女怀孕、“燃烧却未烧毁的灌木”——摩西所见的灌木、“高举的天梯”——雅各所见的天梯、“深不可测、无人探索过的深度”——天主创世、“通往最高天国的桥梁”——同样是天梯的比喻、“神圣器皿”——旷野的吗哪、“诅咒彻底毁灭”——人类救恩的关键。

所以在这里,《圣经》的指向是非常多的。其实《圣经》在礼文中反复地出现,有的时候正教徒和新教教友比起来,可能对《圣经》的了解没有那么多、那么细。但是,其实他们是在崇拜的语境中,通过礼文来了解《圣经》中的一些典故的。尽管他/她可能不会告诉你在哪部书中出现,但是却知道所指的意义是什么。比如说这首赞美诗,属于《卡农》(Canon)的形式。《卡农》是一种圣诗的形式,是根据《旧约》各书中的一些《诗篇》之外的诗作为起点,进行再创作,一共有九个部分,

第九个部分就采自《路加福音》,其余都是《旧约》里的。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它是如何以《旧约》赞美诗来做基础的,比如说这一首唱道:

至高者之母啊,天主所默示的圣经已神秘地讲到了你。

这里可以看到,正教的礼文是如何来解释《圣经》的,我们看待《旧约》其实已经在讲到基督了,已经在讲到救恩了,尽管它是一种神秘的方式来出现的。然后有经文例子:“雅各所看到古老的梯子,就是你的预兆,他喊道:这是上升去天主的途径。”

这里我想提到一下有趣的现象,如果你看教父著作多了,会发现在解经或者神学著作里面,基本上是以基督为核心的,就是以基督论为起点、终点、途径和目的的。所以在教父的解经中,这个天梯就是基督。基督本人也是这样解经的。比如说在《若望福音》的第一章(1:48),当耶稣看到拿但业(Nathanael)在树下的时候,说,你在树下的时候,我就看到你了;拿但业就说,你就是救世主、天主之子、弥赛亚;耶稣就说,我对你说这样的话,你就相信我了,你会看到天空打开,天使在人子身上上上上下下,其实他就把自己指为雅各所看到的天梯。这是在教父的解经中常常看到的。

但是,在正教的礼文中,旧约里的象征往往不是以基督论,而是以圣母论的眼光来进行阐释的、诠释的。比如说在这里,那个梯子也是连接天与地、神与人的途径,它就是诞神女、圣母。另一首就直接地说:“荆棘和火焰确实向得见上帝的摩西展示了一个奇妙的神迹。“也就是说,摩西在西奈山已经看到了道成肉身的预示。还有一首是这样说的:“但以理称你为心灵之山”,这个不大好理解,因为它是来自希腊文noetic(即νοητός,意为感觉、理解)、nous(即νοῦς,意为心灵、心智),其实指的就是没有经人类手而造的山,也就是心灵之山,属灵的山。“而以赛亚则称你为上帝之母。基甸把你视为羊毛。”

大家知道在《士师记》里的羊毛典故吗?为什么这个羊毛是一个象征呢?其实是因为它的露水,羊毛之外是干的,但里面却充满了露水,这就被作为一个童贞女怀孕圣子的神迹。“大卫称你为圣所,又有人称你为门。“这个门是door(小门)或者gate(大门),如果是gate的话,那么就是通往圣殿、至圣所的大门(以西结书44:2中预言的天主进入、永远封闭的门),这里就是以圣母论的眼光来诠释这个通往至圣所的门。在《约翰福音》(《若望福音》)里,基督说, I am the door,我是那个门,那个门就是通往天主的门,通往至圣所的门。所以,同样的象征可以有不同的视角来解释。

庆哉,你是我们从祖先亚当的咒诅中获得的救赎,我们谦卑的上帝之母;庆哉,你是天主的宝座(基路伯宝座)和门户;庆哉,圣殿和圣山(即天主向摩西、以利亚来显现的地方);庆哉,纯金的器皿(在圣殿中给天主献祭所用的器皿);庆哉,神圣的战车(以西结在异象中看到的神圣战车);庆哉,飞云(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与他们同在的云柱)与天梯(雅各的天梯),有生命的灌木(承载着上帝的火焰却没有被烧毁);庆哉,圣帐(Tabernacle)、圣灯烛和圣桌(都是在给天主的献祭中承载着圣物的媒介);庆哉,夏娃的解救!庆哉,诞神女!(生上帝者)“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礼文非常密集地把《旧约》中所有的形象、象征来用在诞神女的身上,来显示她就是在《旧约圣经》中,天主以奥秘的方式所默示的应许。

大家可以看这个问题,就是我说过的,正教会在大斋期仿佛回到旧约时代,礼仪所宣读的经文都是从《旧约》中来选的,除非是在安息日(礼拜六)或主日(礼拜日)礼仪崇拜。而天使报喜节是不属于大斋期的,尽管它是在大斋期内发生的。但是它是一个如此重大的节日,所以在抵暮课的时候,阅读的经文也是从《旧约》中节选的。抵暮课的旧约经文一般有三段,第一部分总是从《摩西五经》即《律法书》中选出来的;第二段总是从《先知书》中选出来的;第三段基本上是从《智慧书》中选出来的。这样它就代表了整个的《旧约圣经》。整个的《旧约圣经》都在基督、教会和天主救恩的现实中得以圆满的实现。我们来看领报节的旧约经文。为什么教会选择这些经文来读呢?礼仪的语境又是如何决定了经文的释义的?和我们现代的圣经学者对经文的解释,方法论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段经文是《创世记》第28章,雅各看到天梯,然后就说:“上主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 就惧怕,说:“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门。“第二段就是《以西结书》第44章,以西结看到新的殿,旧的殿因为以色列人的罪——背叛了天主,所以被巴比伦人给毁掉了,他在异象中看到的这个新的殿,他是这样说的:“他又带我回到圣地朝东的外门。“朝东,就是天主要进来的地方,甚至现在正教徒祈祷也是向了东方,基督再来的时候、复活的时候,他是从东方而来的,因此朝东,这也是有《旧约》的基础。“那门关闭了。上主对我说:这门必须关闭,不可敞开,谁也不可由其中进入。因为上主以色列的神已经由其中进入,所以必须关闭。至于王,他必按王的位分坐在其内,在上主面前吃饼。他必由这门的廊而入,也必由此而出。他又带我由北门来到殿前。我观看,见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上主的殿,我就俯伏在地。“这个门,就成为了圣母的象征。最后一个是《箴言录》第九章,谈到智慧,以拟人的手法——智慧彷佛是一个母亲的角色,因为"智慧建造房屋,凿成七根柱子, 宰杀牲畜,调和旨酒,设摆筵席,打发使女出去,自己在城中至高处呼叫, 说:‘谁是愚蒙人,可以转到这里来!‘又对那无知的人说: ‘你们来,吃我的饼,喝我调和的酒。你们愚蒙人要舍弃愚蒙,就得存活,并要走光明的道。 指斥亵慢人的必受辱骂,责备恶人的必被玷污。 不要责备亵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责备智慧人,他必爱你。 教导智慧人,他就越发有智慧;指示义人,他就增长学问。 敬畏上主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你借着我,日子必增多,年岁也必加添。’” 所以你要进入到智慧之母建造的房屋,在她的宴席中吃饼喝酒来认识上主,是这样的一个意境。

为什么选择这些经文在这样的节日来宣读,语境又如何决定了经文的意义呢?是什么样的方式来解释经文的?领报节的语境下,这些经文预表了玛利亚在怀孕之前、生产之中、生产之后,都是永恒的童贞女,她也是智慧的母亲,教会母亲,只有到她的家中,才能够学到智慧、认识天主。特别有意思的吃饼和喝酒,就好像我们在教会所进行的圣餐礼、圣礼仪一样。她是连接地与天、人与神的途径,所以她是那个天梯。

这种解经方法就被称作typology(预表),通过类型、类比的方法来解经。那么type(类型)来自于希腊语τύπος(typos),也就是古代人们寄信上面所用的"印”,这就是type,而typology的意思就是我们在圣经中所看到的人物、事物和事件——当然,他们本身是有意义的,也是重要的——它们的意义和重要性不只是在于本身,而更在于它们所指向的原型,称为antitype,就是基督、教会、诞神女和我们的救恩。不光是经文,甚至整个被造世界中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人类历史中的事件、很多的英雄人物等等,他们之所以动人、之所以重要、之所以伟大,也是因为他们带着创造他们的天主所不可磨灭的印记;造物主在创造的时候留下了祂的指纹,使得我们能够得知祂的存在。我们看到的那个就是天主的type,指向的就是基督上帝。所以我们在世间不管学习什么,经历什么,如果我们用心去找,总能够看到基督的影子,基督的存在,祂的形象在万物之中。这个原则也就是教父们,包括礼文对经文的解释的主要方法,typology。

在礼文中,我们不仅赞美圣母,我们也与她对话,与她回应。在《路加福音》的第一章中,圣母和她的表亲伊丽莎白见面了以后,圣母就有一首赞美诗——圣路加记录了一首赞美诗——当然这个赞美诗是借着圣母之口来说出来的,但也是我们的祈祷,因为在每一次的晨祷中、向晨课中都有这首赞美诗,我们都要唱它。诞神女唱道:

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即耶稣),因为他垂顾了他婢女的卑微,今后万世万代都称我有福;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他的名为圣,他的仁慈世世代代无穷尽,赐予敬畏他的人。… …他忆起了自己的仁慈,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正如他向我们的祖先所说过的恩许,施恩于亚巴郎和他的子孙,直到永远。”

也就是说,圣母知道她的怀孕、生子,生的是天主,天主的圣言,就是天主给予她的祖先亚伯拉罕的承诺。亚伯拉罕为什么会得到那样的应许呢?天主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其实就是对亚当和夏娃的解救的方式,是通过亚伯拉罕的子嗣使所有人类、亚当和夏娃的后代,都得到救赎。这个救恩要推续到所有之前的世世代代,直到亚当和夏娃。这是圣母的赞美诗,它和《旧约》中撒母耳的母亲哈拿(亚纳)的赞美诗非常相似,其实表现的就是圣经旧约与新约经文的前后呼应。

这首赞美诗我们在唱的时候,同时也与它有回应,就好像我们在和圣母进行对话。圣母说,我的灵魂颂扬上主,她是非常卑微的人,她的灵魂颂扬上主;然后我们说:

真正的诞神女,诞生了上主的人,给上主出生的人,我们赞颂你。然后她说,天主垂顾了他婢女的卑微,她称自己为卑微的婢女,然后我们唱到,你是比基路伯更尊贵,比赛拉芬更荣耀的人物。

基路伯和赛拉芬是什么?是无比荣耀的天使,六翼天使、多目天使、像火一样的天使。诞神女她不只是天主卑微的婢女,她是比天使还要更荣耀、更尊贵的人物。她说,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为有福,因为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他的名为圣。正是借着她腹中的这个婴儿,天主对人类的恩许将要得以实现。所以我们说,因为有你无玷地诞下了上帝的圣言,因此你是真正的诞神女,你应该得到颂扬。这就是我们和诞神女在礼文中的对话,之间的回应。

诞神女不只是象征着教会,也不只是一个非常可敬的人物,她也是我们所有基督徒要成为的人物,我们所有的人都要成为诞神女,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要成为道成肉身的天主的母亲,但是我们都可以成为承载天主的器皿。我们在受洗和受膏之后,在领受了圣餐之后,我们就真正地成为了天主的圣殿,天主就居住在我们体内,就如诞神女在体内有天主的圣言一样,我们也可以成为圣洁的承载天主的器皿。诞神女她是一个把基督和天父启示给世界的人,是把上帝的圣子、上帝的圣言揭示给世界来看的人。我们也可以象诞神女那样,由我们自己的圣洁的行为和言语,把基督带入世界,把基督展示给世人看,这也是我们可以成为诞神女的一种形式。诞神女她真的是和基督合二为一的,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就是在她的儿子出生了以后,他们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紧密相通的,她是除了圣若望之外在十字架下面做见证的人物。我们也可以像她一样,将自己与天主的生命紧密合一。所以诞神女是真正以自己的圣行和信仰成为有基督徒都要成为的样板。

问答环节

问:正教相信圣母无罪论吗?

答:罪的定义是有不同的,在天主教中所讲的原罪,它包括罪过、过犯,也就是亚当所犯的罪,每一个他的后人都有份。那么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在诞神女那里承受了人性的耶稣如何可以是没有罪的?所以天主教就在晚期的中世纪的争论之后,在1854年引入了圣母无原罪的教条(dogma)。但在正教中是没有这个信条的,我们说她没有罪,是说她自己没有过犯,她是纯洁无玷的,但是她是否也像其他人类一样,要承受亚当犯罪的后果呢?是的,因为她也要经历死亡,死亡就是亚当的罪所带来的后果。她是没有过错、罪过的,但是她也要承担人类的罪所带来死亡的后果。所以,在正教不仅是没有她的诞生是无玷的教条,而且我们也纪念她的死亡,这也是和天主教不一样的,她是在死亡了以后、下葬了以后,由她的天主、她的儿子把她的身体和灵魂都带到天堂去的,我们把这叫做Dormition(睡去、安息),基督徒的死亡即是睡去。圣母死亡之后,所有的使徒来参加她的葬礼,然后他们发现她的墓是空的——就像他的儿子的墓是空的一样——她的身体和灵魂都被收到了天上,但是她首先也要像她的儿子一样,要进入死亡,然后才能进入复活。这一点就和天主教不一样,天主教纪念圣母的升天,但是没有她的睡去、死亡。这就是有神学理解上的不同。

问:Dormition圣母安息日也是正教的十二大节日之一吗?将来您也会讲吗?

答:是的。

问:圣母没有生育其他的孩子吗?

答:圣母没有生育其他的孩子,她在生子之前、生子之中、生子之后都是童贞女。

问:正教神学院会不会训练学生唱礼仪圣诗?

答:是的,是这样的。因为神学不只是智力上的操练,它是生命的操练。那么生命的操练,首先就要有敬拜,敬拜就是生命的操练,我们就在敬拜中培养自己,被塑造成为天主的形象。神学院的学生都是要在敬拜中来学习神学。我们神学院所有参加BTH(Bachelor of Theology,神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在这里要求最严格的一个学位,每个人都要学唱诗这门课,就是Byzantine Chant。

问:神学院的学生学的是拜占庭的圣咏吗?

答:是的,因为在礼仪崇拜中使用的就是拜占庭的圣咏。在古代教父那里,唱诗是一种神学的、属灵的操练,比如说圣阿塔纳修,他就给他属灵的儿子写过一封信,就是论《圣咏集》的。在其中就说,圣咏是一定要唱的,因为音乐使我们能得到精神上的harmony(和谐)。人的身体和灵魂就像一个乐器,教父们都非常喜欢用乐器和音乐来做比喻,人就像一个乐器,为了能加入到天主的Symphony(交响曲)–天主所创造的伟大作品之中,你必须是一个调整和谐的乐器才能加入到演奏之中。所以音乐其实对人的灵魂的训练,特别是圣礼、圣诗,是对人的灵魂和精神的培养。

问:刚才出现的《箴言》经文是《希伯来圣经》的分享,七十子译本《箴言》好像是第八章第二十七节?

答:不是这样的,确实是《箴言》第九章。汉译是从希伯来圣经来的,希腊圣经(七十子译本)的汉译好像还没有,但是内容是一样的,第几章第几节也是一样的。

问:您说《圣经》基本只有《路加福音》提到过诞神女,那么东正教为什么将如此多的敬拜和解读放在诞神女身上?

答:首先,不光是东正教,西正教也一样,只不过西正教现在不存在了,如果正教会在西方建立起来,比如说在英国、在欧洲的教会,那么它基本是东正教的传统,它其实也可以是西正教,正教不分东西,它就是正教,使徒大公教会。使徒教会崇拜的不是圣经,而是天主,是在教会中崇拜天主,那么我刚才讲过了,你不会在《新约全书》中看到很多关于诞神女的内容,因为《新约》讲的就是天主的圣言,讲的就是基督,所有的事都是讲的是基督。但是呢,我们在教会中、崇拜中,所见到的不仅是基督上帝,祂的天使,还有所有的圣徒,都在和我们一起崇拜,所以你就会见到诞神女,在我们的礼仪崇拜中不光是诞神女,还有我们的所有的圣徒,都在礼仪中和我们相见。所以霍普科神父就说,你们传播福音的时候,重点不应该在诞神女身上,而是在基督的身上,你要让人来认识基督,当他们进入了教会以后,成为基督家庭、教会家庭成员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在教会中看到母亲、看到诞神女。

问:正教的圣诗是不是讲座中放的这种风格?对比之下,新教赞美诗感觉调子越来越俗,正教如何评价新教这种现象?

答:新教没有礼仪的传统,它的崇拜其实是比较随意的聚会,它当然有一些仪式,但不是礼仪。我所说的礼仪是圣礼仪,是一种传统,如果没有这样的传统,没有深入的神学思考,它就不可避免地要变得非常通俗。这样的仪式是人的创造,而不是圣灵的做工。我这样说,希望大家不介意,我觉得新教有一些非常好的诗和歌,但是它们不具备圣诗的特点,就像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圣像一样。

问:东正教有现代赞美诗吗?

答:没有。(教会可以根据传统的赞美诗形式,根据需要谱写新的诗词,比如新晋圣徒的赞美诗;就像教会按照圣像传统创造新的圣像一样。)

问:圣咏是诗篇吗?

答:是的,《圣咏》就是Psalms(《诗篇》)。

问:圣母领报节是3月25日。它是指阳历日期吗?

答:它在传统上永远是3月25日,在你说的阳历,就是我们现在的公历上是3月25日。那么在旧历,它原来也是3月25日,只不过是因为有了新历,大家都用公历,那么旧历的3月25日,其实就是13天之后了,就是新历和旧历之分。我这里举一个更浅显一点的例子,比如说大家说到东正教的圣诞节,很多人就会说,你们的圣诞节不是1月6号吗?但是你说的1月6号是因为用旧历的那些东正教会,在他们的日历上是12月25日,只不过他们的历对应我们熟悉的公历晚了13天,所以他们的12月25日是使用公历的人的1月6日,但是圣诞节其实还是12月25日。所以3月25日是传统的节日日期,但是在不同的历中会是不同的日子。比如说在希腊正教会,3月25日就是和天主教的3月25日是同一个日子,但是在俄罗斯教会,他们的3月25日,在公历已经是4月多了。

问:请问为什么玛利亚当时说不的话,亚当就不能被赎回了,如果她说不,上帝就不能另外找一个顺服的童贞女吗?

答:上帝从不强迫人,上帝给人自由意志,但是你看,当祂给了夏娃和亚当自由意志的时候,这个自由意志被他们滥用,而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后果。因为童贞女的信仰,她的信念和她的顺服,情愿成为天主的婢女,因此整个的人类因为她一个人的美德而得救。说她是第二个夏娃其实就是这样的意思。你说,那么天主不能找其他一个童贞女吗?恐怕还真的不能。你看整个旧约的历史,经过了多少世代,当上帝给亚伯拉罕许愿的时候说,通过你的后裔,所有的人类都得到祝福,经过多少代才真正有这样的一个能够配得上来承载天主圣言的女子。所以我觉得很多新教的朋友,特别是在西方有很多没有基督信仰的人,非常的不敬,会把诞神女认为只不过是上帝随便找来的生产的工具,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想法。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对诞神女的不敬,他就会对所有的母亲不敬。我说的不敬不是说对人不尊重,而是说把妇女生儿育女看成一个非常低下、没有价值的事情。但实际上,做母亲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一件事情,更何况是上帝之母,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得上的,可以说她就是唯一的人类中最好的样本,她的纯洁、她的美德、她的信仰,她是唯一一个能够使上帝实现救恩的人类的分子。所以在基督诞生的时候,正教中有一个赞美诗是这样唱的,说天主的圣言要成为婴儿出生了,那么被造世界为了表示对他的欢迎和对他的崇拜都献出了什么呢?赞美诗说,

“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你啊,基督?你为我们的缘故成为人类出现在世间。每个被你所造的都献上感谢:天使们献上赞歌;天空献上明星;三智者献上奉礼;牧羊人献上惊奇;大地献上洞穴;旷野献上马槽;而我们为你献上童贞母亲,哦,万世以前的上帝,怜悯我们!”

我们人类什么都没有,因为我们都是罪人,但是我们有这样一位童贞女,能够配得上作为他的母亲,所以圣母玛利亚是唯一的一个,不可能再有其他另外一个人,能够配得上成为天主的母亲。

问:以后可以多分享重要礼仪中的礼文吗?有关于礼文的书和资料吗?

答:我主要是讲经文和礼仪交互的对话、碰撞,那么我的主旨就是正教的崇拜不可以脱离圣经,没有圣经就没有崇拜,就没有正教的礼仪。这个和很多的新教崇拜可能也是不一样的。我今天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到,正教礼仪不仅有原文念出的经文,而且在赞美诗中,经文也是在其中出现的,有的时候是引用,有的时候是是采用象征或者类比法来对经文进行解释。所以礼仪依赖经文,但同时经文也依赖礼仪的语境。只有在礼仪这样的语境中,经文才能够活在当下,经文才和我们的生命有关系、有关联,我们才可以真正地在时间之外加入到上帝的救恩、救赎之中。所以礼文是非常重要的。而礼文和经文的碰撞和相互的依赖和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以后可以多分享一些吗?当然可以,如果大家需要的话我就可以专门讲,比如说重要的节日、节日的意义,它和经文如何相互搭配,如何来诠释经文。但是,我觉得这些礼文没有被完全的译成中文,所以专门看书可能会难一点,但是如果大家能找到资料的话,欢迎和其他人分享。我所知道正教的圣礼仪和我们的日课大体的框架——在一些华人的教会中使用——可能会有一些翻译,但是比如说重大的节日,节日中其它的礼文,目前好像还没有专门翻译成汉语的。

问:圣母领报节的圣像中,有的时候天使是站着,有的是单膝下拜,为什么呢?

答:我给大家看右边的这个圣像,就是非常典型的拜占庭式的圣像。在这里,天使还在跑,他是飞过来的,他是非常急切地来报喜的,所以他有急促性,他的翅膀都没有收好。但是其他的一些圣像,有时候你看他是单膝跪着或者是行礼,因为他说的话是"庆哉!充满恩宠者”,他是对圣母充满敬意的,他是在对她敬礼,正如我刚才说到的。

问:您说到的Canon,Antiphon,似乎有各种各样的赞美诗的名称和格式,其实我还不太清楚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在东正教礼仪当中,他们的赞美诗,他们的名称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一般用在什么礼仪崇拜的场合?

答:Canon有的翻译成[圣颂典]{.mark},它是一种固定的形式,以后所有的赞美诗,可以谱写新的,但是都要按照这样的形式,所以就叫canon,希腊语的κανών,意思是尺子。比如说《圣经》是正典,正典就是canon。大家如果经常参加崇拜的话,就会知道——特别是在每一次主日的向晨课里的卡农,卡农第九个赞词就是Magnificat(尊主颂,或译圣母赞主曲),就是圣母玛利亚的那首赞美诗,和我们对她的回应。

这个赞美诗是在领报节的向晨课中,在《大光荣颂》之前,一种总结式的唱咏。它向我们揭示了这个节日的意义。它说:“今日,亘古的奥秘显明了,神子成为人子;以便他在卑微的事物中有份的同时(就是取得我们人性的同时),也将高贵的事物赐给我(就是成为神的子女)。远古的亚当受欺骗丢失了希望,没有成为他所渴望成为的神。而神成为人,以便可以使亚当成为神。让受造万物欢欣吧,让自然界鼓舞吧;因为大天使敬畏地立在童贞女面前,向她致意:欢庆吧,悲伤的反转(以前人类的处境是悲催的,而现在通过她得到了反转)。天主啊,你凭着内心的慈悲成为了人,我们的上帝啊,荣耀归于你!“我可以把这个来作为这次谈话的结束。


  1. 即2022年3月由中华正教出版社出版的《大斋期:复活节之旅》(Great Lent: Journey to Pascha),作者是著名东正教神父亚历山大·施梅曼(Alexander Schmem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