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lydia博士的讲座,东正教大斋期礼仪中的圣经。讲稿初步由阿甲整理好了「等候Lydia老师修订」。注:本文附录了《埃及的圣玛利亚生平》。
版权声明:若要转载或引用此文,请用以下格式:Lydia博士《东正教大斋期礼仪中的圣经》,(伦敦:光从东方来,2025年02月14日网上讲座),附上网页+引用日期。
若要引用本文,请参考版权申明
油管订阅和网盘下载,请见主页, audio音频
讲稿正文
- 大斋期在教会礼仪年框架中的位置
- 大斋期崇拜的结构和特色
- 大斋期崇拜中的圣经
1. 大斋期在教会礼仪年框架中的位置
在正教礼仪中,时间是几个不同的循环交织起来的。首先是每日循环,从抵暮课开始,一天一共七个时刻,然后是晚祷,然后是午夜祷告,然后是向晨课,就是黎明的时候起来祈祷,然后是第一时,第三时,第六时。这就是日循环,那么在这个循环中这个日循环中他的高潮是什么呢?就是弥撒圣礼。那么除了日的循环以外,还有周循环。从周日开始,主日是每周的第一天,一直到周六安息日。周循环的高潮当然是主日圣礼。
此外,还有月循环,年循环。今天咱们关注的是礼仪年,其定义是什么?一般的描述性定义:
“…the liturgical year is based on a series of holidays and commemorations that are celebrated throughout a civil year, year after year … ”(Vismans & Hollaardt, LiturgischesWörterbuch, 1965)
“礼仪年是一系列贯穿在民事年始终的节日和纪念日,年复一年的进行庆祝。”
以上是从世俗,民事的角度来定义礼仪年。那么神学的角度是什么呢?神学角度的功能性定义:
… The liturgical year is a conscious theological reflection of the church upon the Mystery of Christ, who truly manifests himself in the rituals of the church, who gives himself to those who come to him and thus sanctify the whole world through them. (Schmemann, Introduction to Liturgical Theology, 1966)
礼仪年是教会对于基督奥秘的反射(或反映、反思)基督在教会崇拜的仪式中真正地将自己展示、把自己给予那些前来的人们,并通过他们圣化整个世界。
亚历山大是梅曼神父清楚定义了这点。他说这是教会对于基督奥秘的一种反射,就像我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但也可以是一种反思,对 其意义的一种深层的思考,也叫reflection。
教会是对基督奥秘的一种现实反射,在崇拜的仪式中,基督把自己真正展示并给予那些来到他面前的人,并通过他们来圣化整个世界。这个定义中礼仪年不是一个自然存在的东西,而是基于基督的奥秘,即主的死亡与复活,人类的救恩,这就是基督的奥秘。这奥秘就是通过教会礼仪在这个物质,有限时空内得以反应出来。
那么,它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呢?
2. 教会礼仪年的结构
一个核心:基督的葩斯哈奥秘, 以圣礼仪为巅峰
两个循环:可移动的(阴历)与不可移动的年循环(阳历)
三个节期:由礼仪用书做代表
大斋节期,Triodion《大斋三颂典》(大斋前三周-圣周六,10周)
复活五旬节期,Pentecostarion《五旬颂典》(复活日-诸圣日,8周)
圣灵降临后,Octoechos《八音书》(五旬节后-三颂典期之前,26-40周)
总结一下,就是一个核心两个循环相互交替的,相互作用的,相互交接的。基本上一年之内有三个节期,一个核心就是基督的帕斯哈,即复活节。复活的奥秘不仅是年的核心,也是所有教会,所有崇拜活动的核心。
日循环,周循环,年循环都是把我们引向基督复活的。这奥秘最基本的代表就是圣礼仪——即帕斯哈奥秘的彰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种朝著核心的运动,不仅是平面的运动,也是一个向上升的运动。正教礼仪有两个循环,就是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循环。所谓可移动的,就是说每年按照阴历,不可移动的就是按照阳历了。
教会在最早出的最起初的时候,并没有月循环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在和世俗民事年进行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在教会中,按照阳历的每一个月的每一天,也有基督徒的节日,有诞辰神的节日以及很多圣人的庆日。这就是不可移动的年循环。这两个循环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第一个循环是移动的,是教会最早最起初的。它是和圣经中原来以色列的,即旧约中的以色列的节日和它相对应的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
一年有三个节期,即做大斋节期,复活和五旬节期,其他的日子就叫做圣灵降临后。正教会用礼仪书来代表各大节期。大斋期的礼仪书是三颂典,一共十周时间。为什么叫三颂典呢?因为一般情况,在早祷的时候有九首赞美诗,但在大斋期只有三首,所以叫做三颂典。
第二个是从复活节开始,复活主日一直到圣灵降临节后的一个主日,我们叫做祝圣日,就是纪念所有的圣徒的日子,一共有八周。这个期间教会使用的这个礼仪书叫做pentecotarium,我译成五旬颂典,有时也叫喜庆颂典。一共八周,8是有特别含义的,因为上帝创造世界是七天,第七天是安息日。而此后基督复活的那一日呢?教父们说是第一日,也是第八日,是永恒的,光明的日子,没有黑暗的,没有日落的日子,即末世,在天国的永恒之日。
此后到下一个大斋期之前,教会使用的主要礼仪用书叫做八音书。八音书是按照周的循环,按照古代的八种音调来。就是为教会礼仪用的赞美诗来进行谱曲。这些旋律过了八周以后再循环。八也象征圣灵。就是圣灵降临之后,基督徒与圣灵同在的意思。
现在已经进入大斋节期,上一个主日叫做法利塞人和税利主日开始,我们就进入了三颂典。正教会准备崇拜时要同时从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书中选择赞美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专业的技能「阿甲按:即不是本讲座主题,不会详述」。
大斋期是朝着复活来行进的,我们有三个主要的节日就是复活节,升天节,圣灵降临节;圣灵降临后也有一个高峰就是圣诞节,然后是神显节,然后2月2日的基督受割礼。这三个节日就形成了一个小的巅峰。
2. 大斋期崇拜的结构和特色
三颂典节期的结构
预备期(三周)
法利赛与税吏主日
浪子主日
最后审判主日
宽恕主日(先祖被逐纪念日)
大斋期(六周)
第一主日:“正教的得胜”
第二主日:“圣格列高利帕拉马斯”
第三主日:“叩拜圣十架”
第四主日:“圣天梯约翰”
第五主日:“埃及的圣玛丽亚”
圣枝主日:“主进圣城”
圣周(一周)
大斋七之前有三周的预备期,这三周的预备期是有四个主日,每一个主日有一个特殊的主题。教会在这三周里逐步地使我们能够进入大斋状态。首先是法律塞人和税利的主日,也就是上一个主日,它就教给我们如何真正的悔改。这个主日叫做浪子主日,主题也是悔改,就是回头。下一个是最后审判主日,让我们记住最后的审判;最后一个是宽恕日,也是先祖亚当和夏娃被主纪念日,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或者每一个基督徒所在的处境,我们的处境就是从乐园中被放逐出去,正在走向向天国回归的路上。而基督是与我们共同的行进。
我们行进的目标就是复活,也就是人类的复活。这三周是预备期。
然后一共有六周大斋期,每主日也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主题。在六周的中间,主题是叩拜圣十字架,就是说我们虽然行进在旷野中,但是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主的十字架,我们的希望所在了。此外,第一主日的主题是正教的得胜;第二主日是纪念圣帕拉玛斯;第四主日是纪念圣天梯约翰;第五主日是埃及的圣玛利亚,大斋期的结束日是圣枝主日,就是主进耶路撒冷的主日。
可以看到,教会大斋期主日主题是经过历史的演变的,对圣人的纪念是在后期十世纪,11世纪,甚至15世纪之前,一步一步地形成的框架。比如说,圣帕拉马斯,圣天梯约翰。但是主题有一个一致的部分,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的准备在旷野的旅程。有苦修主义,比如天梯约翰讲的就是如何灵修,有埃及的圣玛利亚,圣帕拉马斯也是代表的一种正教属灵的传统。
可以看出来,教会形成的礼仪结构和形状是有非常自信的考量的,要把我们引领到基督的复活。
大斋期崇拜的特色
“明亮的哀伤”:悔改与希望
经文和礼文以旧约为取向:旷野中的行进
独特的仪轨和主题
除庆日(安息日和主日)之外,不举行圣礼仪
平日“斋期大晚祷”
周三周五“预先祝圣的礼仪”
周五“小晚祷:圣母弗座词”
第一周和第五周周四大晚祷读“克里特岛的圣安德烈圣颂典”
第五周周四在圣安德烈圣颂典中穿插读“埃及的圣玛丽亚生平”
大斋期的底色,按梅曼神父的话说是明亮的哀伤。 什么是哀伤呢?因为我们现在放逐之中,要悔改。但是这哀伤的不是一种自暴自弃,而是带着希望的。因为我们知道基督已经复活了,因此他是明亮的哀伤。
此外,在崇拜中,我们使用的经文和礼文也非常有特色,主要是以旧约为取向。在正教礼仪中,读经主要是圣咏「即诗篇」,其他节期主要是使徒书信和福音书,因为那时基督与我们同在,圣灵降临了,因此主要是新约。
但大斋期,教会回到旧约时代,像以色列人在旷野,因此,经文和礼文以旧约为取向。
大斋期中,除了礼拜六和主日之外,其他的日子是不允许举行圣礼仪的。因为我们还在旷野中行进,我们还在等待弥赛亚的降临。就是新郎还没有到,我们在预备自己,等候去参加他的婚宴,这时大家是在斋戒的。为什么安息日和主日除外呢?因为它们是庆日,特殊的日子。安息日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日子,在基督教保留下来,主日是主的复活日。
此外,大斋期40天是不包括星期六和星期日的,他们不算在内。平日就是从周一到周四,教会还要举行大晚祷,晚祷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赞美诗,不同的悼词;周三和周五一般情况下,教会举行预先祝圣的礼仪。所谓预先祝圣的礼仪,就是抵暮课,加上一个圣餐礼。但这个圣餐礼不是平常的圣礼仪,因为它的圣体血是在前一个主日预先祝圣好的,在这里只是一个分发的过程,把它分给来祈祷的,来崇拜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大斋期,基督徒是斋戒的,就是不吃肉、不吃奶制品、不吃油、不喝酒。还有很多的信徒,甚至一天只是在日落之后才吃一点东西,他们依靠的是天主本身,所以这个预先祝圣的礼仪,实际上就是在旷野中中的哪吗。那种从天上而来的食物来使我们能够完成这种克修。
周五一般是小晚祷,在这个大斋期是圣母弗座词。它就是一种赞美师的形式。此外,第一周和第五周周四大晚祷读“克里特岛的圣安德烈圣颂典”,这是也是一种赞美式的形式,非常长,要在礼仪崇拜中把它唱出来,或者读出来。还有就是第五周周四,除了圣安德烈圣颂典之外,要穿插著读埃及的圣玛丽的生平。可以看到这些主题和仪轨和前面所说的结构框架结构是相辅相成的。
3. 大斋期崇拜中的圣经
在复活预备期被重温
Tota Lectio 经书整读
《创世纪》
《以赛亚书》
《箴言录》
四旬斋期间阅读经文的作用是提醒我们人类与上帝的疏远,呼吁悔改并为重建我们与神的关系做好准备; 使我们重新学习和加深对信仰的理解.
构建旷野之旅,通往“应许之地”——神的国度的荣耀安息, 使我们充满精神的饥渴和期待
大斋期是复活的预备期,大家可以发现要读《创世纪》,《以赛亚书》和《箴言》。为什么要读这三部呢?有一种有历史原因,因为大斋期从历史上来说是慕道友准备受洗的日子,就是在这40天中他们要接受很多的教导,要学习信仰,然后在复活节的前一夜和基督徒一起赴死,然后复活。他们要学习信仰的基本。其中《创世纪》代表摩西五经,律法书;《以赛亚书》是先知书最典型的代表最重要的代表;《箴言》是智慧书的代表。大斋期间,慕道友和信徒都一起以礼仪的方式学习一遍信仰。
在《创世纪》中,有亚伯拉罕,以撒和以色列的历史的传统,可以通过去的先父们的故事预表基督的到来。比如说在创世纪中,除了前面的亚当科夏娃在乐园被逐出之外,还有亚伯拉罕以及献以撒的故事,预表了圣父把自己的圣旨现出来,为了人类的救赎而牺牲了圣子。
创世纪第37章到第55章有圣约瑟的故事。大斋期的第一个周一纪念就是圣约瑟。因为圣约瑟的故事就是基督为代人受难来拯救整个世界的预表。
《以赛亚书》预言基督的到来,是非常多的。《箴言》谈到敬畏天主是智慧的开端,谈到人怎么样做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大斋期阅读这些经文的作用,可以说主要是提醒我们人类与上帝的疏远,是我们现在的处境,就是在放逐之中。创世纪的头三章所讲述的,他呼吁我们要悔改,并为我们重建与神的关系做好准备。通过阅读经书来构建这个旷野之旅,就是我们在通往应许之地的路上。
另一方面就是使我们能够充满一种饥渴,期待基督的到来,也就是在复活节的时候。
第二种就是圣经的使用在崇拜中被重新赋予了当下生活的处境。因为旧约离我们是很远的,旧约反应了当时的历史年代,社会文化、宗教习俗,这些处境很遥远,似乎跟我们的灵性生活毫无关系。然而,在礼仪崇拜中,阅读这些经书时就被赋予了我们当下灵性生活的处境含义。
比如,周四大晚祷时,我们读到:
崇拜中的圣经被重新赋予活生生的处境
天主与我们同在;万邦啊,你们要知道,并且要被击败。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听着,所有直到地极的人们,你们即便强大,甚至再次强大,也要被击败。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无论你们有何权谋,天主也将使其烟消云散。无论你们有何言论,也不会立足。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8:9-10)
我们不会恐惧你们,也不会焦虑。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我信靠祂,祂使我称圣。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是的,我信靠祂,我将由祂而得救。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看哪,我和天主赐予我的子民。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12-13)
“God is with us” – Tone 6, Great Compline during Lent
走在黑暗中的人们看到了大光明,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我们在死亡国度和阴影中的人们,有光照亮了我们。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9:1)
因为有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有一个圣子赐给我们。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天主的统治落在祂的肩上。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祂的国必长治久安。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祂将被称为伟大谋略的天使。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奇妙的策士。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全能掌权的上帝,和平的君王。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来世的父。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光荣属于父及子及圣神。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现在及永远直到万世,阿门。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天主与我们同在;要知道,你们万邦,并要被击败。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5-6)
这里的唱诗是呼应式的,内容明显来自于《以赛亚书》,很多基本上是直接从经文而来的。可见,东正教的崇拜和祈祷都来自于圣经的话,是以圣经为基础的,可以说,没有圣经就没有祈祷。我们在用耶稣基督他自己的话,上帝的圣言,来学会如何祈祷。我们不用自己的话,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求天父,而是因为们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如何祈祷。
第二点就是这个处境。以赛亚先知的时代,以色列遇到战事,兵临城下,被掳。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圣殿,失去了一切。这里面有天主对以色列的审判。然后他们又试图回归,重建他们的圣殿嘛。以色列的先知就预言了天主对他们的许诺,天主的许诺就是要让他们再一次出埃及,回到他们的家园,与他们同在「就是以马内利的意思」。
以赛亚时代的生活处境与我们是很遥远的,以色列被放逐,不但是精神上的,也是肉体上的。「但是通过这种回应式的祈祷方式」,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像浪子一样,要回家,重回亚当和夏娃的乐园。如此,这种遥远的处境在崇拜的语境中,就被被重新赋予了活生生的处境。
第三点就是大斋期不仅教会我们如何使用圣经,如何用圣经的语言祈祷,也教会我们如何解释圣经
这种对圣经的解释,把圣经的属灵意义揭示出来,造就信徒的灵性。下面举个例子。
选自《克里特岛的圣安德烈圣颂典》
我的一生都是在黑夜里过去的,因为罪的黑暗像半夜的浓雾一样笼罩着我。但救主啊,请让我成为白日之子。
我模仿鲁本,设计了邪恶且无法无天的行为来对抗至高的上帝,玷污了我的床,就像他玷污了他父亲的床一样。
我的王基督啊,我向你承认我犯了罪。我像古代约瑟的兄弟一样犯了罪,他们出卖了纯洁和贞洁的果实。
他正义而温柔的灵魂遭到他的亲人捆绑,他被卖为奴,作为主的预表。但我的灵魂啊,你已将自己完全出卖给你的罪恶。
我可怜而可悲的灵魂啊,你要效法约瑟的正义和贞洁的心!不要继续放纵自己的肆意和非理性的欲望来玷污自己。
主啊,当约瑟被扔进洞穴时,这是预表着你的下葬和复活。但我该给你何样的献祭呢?
这里约瑟就是主耶稣的预表。约瑟是父亲最宠爱的儿子,他是被他的兄弟所嫉妒,被卖给外邦人做奴。而主耶稣被法利赛人嫉妒,被出卖给罗马人。耶稣基督也像约瑟一样是出于恶意被出卖。,但天主却使一个人的受难成为了整个世界的拯救,如同约瑟一人受难拯救了以色列民族。约瑟解救饥荒,主耶稣是生命的粮;约瑟持守贞洁,主耶稣只有一个新妇,就是教会;约瑟被卖时,被扔进洞里,主耶稣也被埋到洞穴中。而我有罪的灵魂对比为约瑟的哥哥们,祷文教导我们效法约瑟,就是效法主耶稣。「阿甲按:该祷文将解经与灵修完美结合,激发信徒效法之心,堪称典范」
可以看到主耶稣基督就是解经的钥匙。
选自《克里特岛的圣安德烈圣颂典》
我的灵魂啊,你听到过摩西的篮子,以及他如何被河水漂流,就像在方舟里一样;因此他避免了法老严厉法令的执行。 哦,可悲的灵魂,你听到过接生婆被命令处死襁褓之中的勇气和贞洁的果实。那就像幸存下来的摩西一样,思考智慧。 可悲的灵魂啊,你并没有像摩西那样击杀埃及人的好色之心。那么,你怎样才能住在那片沙漠里,在那里通过悔改而克服激情欲望呢? 伟大的摩西去到旷野居住;来吧,我的灵魂,效仿他的生活,这样你也可以通过沉思看到上帝在灌木丛中的异象,没有被火烧毁。 去想象,我的灵魂啊,摩西的权杖,它分开了海水,使深渊干涸,就像神圣十字架的图像一样。通过十字架,你也可以完成伟大的事情。 当亚伦向上帝献上纯净无染的火时,何弗尼和菲尼亚斯,却象你,我的灵魂那样,向上帝献上了奇怪的祭品和被玷污的生活。
这里,耶稣基督十字架来成为它的起点和终点。另一个原则就是所有的经文都是和我相关的,都是在对我说话,要使我能够在生活中产生改变。这里显然采用了寓意解经法,就是旧约这些事迹与我的灵魂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我也像要像摩西那样去杀人吗?当然不是。这里,看到敌人解释成了我们的情欲,是属灵的敌人,与我们的灵性生活有关。
还有亚仑的献祭,这个献祭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还献祭吗?我们当然不去宰杀动物献祭了,这里当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献祭了。摩西在灌木从中看到了异象,灌木在燃烧,却没有被烧毁。这里谈到了基督教默观的传统。总之,寓意解经通过以十字架和耶稣基督为起点和终点来解释,使之能够在我们每个基督徒的属灵的生命中起到真实的关联。
我想谈的就是通过大斋期的崇拜,我们发现圣经变得活了,而且他真正的和我们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成为我们自己的一个镜子,我们看到不仅是圣人和耶稣基督的影像,也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像。他是起到了这样的一个功能。
化为圣徒的生命
大斋期祈祷中也是以圣徒的生命为榜样的。在第五周的周四晚上,要在教堂里读埃及的圣玛丽的生平。这本书已经翻译成中文了。因为埃及的圣玛利亚代表了以色列。它既是一个女性的象征,也是一个男性的象征。
圣玛利亚曾是个风尘女子「即妓女」。而旧约中,以色列经常是以风尘女子,一个不贞洁的妻子的形象来出现的,这也不是偶然。在新约中,耶稣基督当他去帮助众人的时候,福音书中所记载的基本上就是女性。,比如说有已经有12年血漏的妇人或者是12岁的女孩,这个12是以色列的象征。这个女性,她代表的就是天主如何圣化了以色列,使她成为了基督的新娘。
她从一个风尘女到想通过对诞神女圣玛利亚的祈祷而得到了允许,去到了沙漠中过苦修的生活,度过了47年。她的衣服都烂了,赤身裸体。当圣索弗罗尼发现她时,就把自己的祭司袍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就象征着她披戴了耶稣基督的圣化,她被耶稣基督所包裹。这个圣经中的女性的以色列形象的一种象征,埃及的圣玛利亚也代表了。男性的以色列。男性的以色列呢?在旧约中是一个儿子的形象,以色列是在沙漠中度过了40年,由天主从天而降的吗哪而来喂养,过红海,过约旦河如履平地。
那么埃及的圣玛利亚也有这样的经历,她去到了沙漠,自己一个人生活了47年。然后,在她死之前,她又得到了圣体血,圣索弗罗尼把圣体血带到沙漠中去给她。当这个圣人正在琢磨怎么能找到她呢?找到她以后又怎么能度过河呢?这个河很窜急,他就看到圣玛利亚自己渡过了,就像如履平地一样度过了约旦河,来走向他,来领他的圣餐。
这个圣人是圣经一个化身,是以色列的化身,她就是我们要成为的形象。他成为了基督的形象,而我们也要效仿她要成为圣人的形象,成为真正上帝起初所造的人的天主的形象。这是圣经在礼仪中的体现的第四个要点。
总结
大斋期是我们在荒野中返回乐园的旅途;我们与上帝重建关系的准备
使我们可以在基督的逾越节加入祂的死与复活
是我们洗礼誓言的更新——与神立的新约
大斋期崇拜的目标与巅峰是基督的葩斯哈
大斋期的意义在经文中得到确切的表达;而大斋期的崇拜则为圣经提供了最好的诠释。
总结,在大斋期的时候能够重新把这三部书「创世纪,以赛亚书,箴言」从头到尾的读一遍,因为整个的教诲都在进行同样的一个旅程。
问答环节 「阿甲总结的」
参加礼仪时,礼仪文本去哪里找?能找到英文的吗?对于正教平信徒而言,哪些礼仪文是最主要的?
这个非常的复杂,在正教中,我们有很多的礼仪书,有好几个循环,有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日历,圣人的庆日等。比较固定的是圣礼仪「主要指金口约翰侍奉圣礼」。因为它不属于时间之内,而是时间之外的。,但是在每个主日,因为日历的不同,某一天它有一些赞美师,要用到其他的礼仪文书。
对于信徒个人而言,用日课经和圣咏「就够了」;每周日有金口约翰侍奉圣礼就够用了。
附录:埃及的圣玛利亚生平
譯者:瑪喀里·王
根據教會的禮規,在大齋期第四周週四的向晨課上應該舉行特別的禮 儀。這一禮儀被稱為「瑪利肅立」(根據形成的傳統,這一禮儀在週 三晚間舉行)。在這一禮儀中,會誦讀克里特的聖安德列的整部懺悔 大聖頌典以及埃及的聖瑪麗的傳記。我們如今向親愛的讀者呈現聖瑪 麗的完整傳記。本傳記可以在禮儀時於講道臺上誦讀,也可以由虔敬 的平信徒在家自己誦讀。本書配有精美的插圖。
耶路撒冷牧首聖索弗羅尼 著
「隱藏君王的秘密固然是好,但對上帝的工程,卻應該 隆重地宣示和公認。」(多俾亞傳12:7)總領天使辣法耳神 奇地治癒了多俾亞瞎了的眼睛時,這樣對多俾亞說。其實, 不保守君王的隱秘是危險而可怕的,但是,對上帝的工程沉 默不語,為人靈而言,卻是極大的損失。我擔心因沉默而使 上帝的工程隱而不露,因此準備撰寫埃及的聖瑪麗的生平。 想到臨於那個將上帝所賞賜的塔冷通埋在地裏的僕人的懲 罰(瑪25:18-25),我就一定要將所傳給我的神聖記述傳下 去。但願人們不要以為我竟然膽敢撰寫謊言,或是對此偉大 奇事心存懷疑。但願我絕不要在神聖的事物上說謊!如果有 人讀了這一記述後,不相信它的眞實性,願主可憐他們。由 於人性的軟弱,他們認為聖人們所做的這些奇事是不可能做 到的。現在,我們必須開始講述這一最令人驚奇的故事,它 就發生在我們這一代人中。
在巴勒斯坦的一座修道院裏,有一位長老,他是一位度 著聖潔的生活、言談聖善的司祭。從孩提時代起,就被人按 修道的方式及習俗養育長大。這位長老名叫佐西瑪。在他所 度過的整個修行生涯裏,他在每一件事上都堅持遵守由他的 導師所傳給他的有關靈性工作的規章。在努力使自己的肉身 服從於聖靈的意志的過程中,他還自己增加了大量功修。對 他所追求的目標,他沒有失敗過。他的靈修生活享譽盛名, 許多人從鄰近的修道院,甚至從偏遠的地方,前來向他求 教。在這一切過程中,他從未中止過對聖經的鑽研。無論是 休息、站立、工作或是進食(如果他所咀嚼的少量東西可以被稱為食物的話),他都毫不中斷地抱持著一個簡單的目 標:一直歌頌上帝,實踐聖經的教導。
佐西瑪曾講述了他是如何被人從母親懷中帶走而交給修 道院的,他在修道院裏度過了他的修行生涯,直到五十三 歲。在這之後,他開始受到一種思想的困擾:他在凡事上都 已成全,不再需要由別人那裏接受教導了。他在心裏自言自 語說:「在這世上,還會有一位修士能成為我的榜樣,給我 顯示一種我尚未完成的修行嗎?在曠野裏還能找到一個超越 我的人嗎?」這位長老正這樣想著的時候,突然一位天使顯 現給他說:「佐西瑪,你已英勇地進行了奮戰,直到現在, 你已在人的能力範圍之內,英勇地努力修行。但是,沒有一 個人達致成全。在你之前,有一位不知名者,她的修行奮戰 比你所完成的更偉大。為使你能知道有多少帶領人得救的其 它道路,你要像著名的古聖祖亞巴郎那樣,離開你的本鄉, 前往約旦河邊的修道院那裏去。」
佐西瑪按他所說的做了,離開了自幼生活於其中的修 道院,前往約旦河那裏。最後,他終於抵達了上帝派他去 的那個修道團體。他敲開修道院的大門,告訴守門的修士 他是誰,守門的修士向院長通報了此事。佐西瑪獲得准許 來到院長面前,他按慣常的修道方式行了跪拜禮,並誦唸 了經文。院長看到他是個修士,就問:「弟兄,你從哪裏 來,你為什麼要來到我們這些可憐的老人這裏呢?」佐西 瑪回答說:「沒有必要談論我從何處來,神父,我到這裏 來是為尋求屬靈的利益,因為我聽說了有關你擅於引領人 靈到上帝那裏的大事。」「弟兄,」院長對他說,「惟有
上帝能醫治人靈的疾病。願祂將自己的屬神道路教導你和 我們,並指引我們。感動你來我們這些可憐的老人這裏參 訪的,是基督的愛,如果這就是你來此處的原因,那麼, 你就與我們一起住下吧。願為了我們的得救而放棄自己生 命的善牧,以聖靈的恩寵充滿我們衆人。」之後,佐西瑪 向院長躹躬致敬,請求院長為他祈禱,並祝福他。於是佐 西瑪就在這座修道院裏住下了。
在那裏,他看到長老們都精於事功,又擅於默觀上帝, 在聖神內愛火炎炎,為上主工作。他們不斷地歌唱讚美, 整夜站著祈禱,手中不停地作著工,嘴裏則不停地誦唸聖 詠。在他們中間從不會聽到一句閒話,他們不知道謀求暫 時的利益,不為生活而掛慮。他們只有一個願望──在肉 身內死去,猶如一具死屍。他們恆久不斷的食物就是上帝 聖言,按他們對上帝的愛所許可的,只吃麵包和清水以維 持他們的肉體所需。看到這一切,佐西瑪大受啟發,預備 與擺在他面前的這一切奮戰。
許多日子過去了,所有基督徒的齋期、預備自己敬拜基 督的屬神苦難及復活的日子鄰近了。修道院的大門一直鎖 著,只有在團體裏的成員被派出去辦事時才會打開。那裏 地處曠野,世上的人不但不會來參訪修道院,甚至根本不 知道有這樣一些修士在那裏修行。修道院有一個規矩,上 帝帶領佐西瑪到這裏來正是為此緣故。大齋期一開始,( 在寬恕主日)司祭會舉行聖祭,衆人都領受基督的聖體聖 血。禮儀之後,他們來到餐廳,吃少許齋飯。之後,大家 齊集在聖堂裏,熱切地祈禱跪拜,長老們彼此親吻,請求寬恕。每人都向院長行一叩拜禮,請他祝福,並為擺在他 們前的戰爭而祈禱。
之後,修士打開修道院的大門,唱著「上主是我的光 明,我的救援,我還畏懼何人?上主是我生命穩固的保障, 我還害怕何人?」(詠27[26]:1)及這篇聖詠的其它詩節, 離開修道院走向曠野,渡過約旦河。只有一兩位弟兄留在修 道院裏,他們並不是留下看守修道院的財物,因為修道院根 本就沒有什麼可搶的;他們留下是為仍能繼續在聖堂裏舉行 聖祭。每個人都盡其所能或按其所需,按其肉身的需要隨身 帶著路上的乾糧:一人帶些麵包,另一人帶些無花果,又一 人帶些棗子或浸在水裏的小麥。一些人則什麼也不帶,只以 破舊的衣服蔽體,以長在曠野的植物的果實裹腹。過了約 旦河,他們衆人就遠遠地向不同的方向分開。這就是他們在 這期間所過之生活、衆人都應遵守的法則──沒有人彼此交 談,彼此之間也不知道他人是如何生活,如何守齋的。如果 他們碰巧看到其他人,就會到其它的地方去,獨自生活,不 斷向上帝歌唱,在固定的時間,吃少量的食物。
他們就這樣度過了整個大齋期,在基督復前的前一周, 於聖枝主日返回修道院。每個人回來,只有他們自己的良心 是他們在此期間辛勞奮鬥的見證,沒有人會問別人他是如何 在曠野裏度過這段時間的。這是修道院的規矩。他們每個人 在曠野裏,在奮鬥的審判者──上帝──臺前與自己鬥爭, 不是為了取悅於人,也不是要在衆目睽睽之下守齋。因為凡 是為人而作、想要贏得讚美與尊敬的事,不但為做的人毫無 用處,有時候也是招致重大懲罰的原因。
佐西瑪也像衆人所做的那樣做了。他遠遠地走開,走進曠野 深處,心裏暗暗希望能找到某位可能住在那裏、能夠令他的 渴望得到滿足的聖父。他不知疲倦地走著,好像是要去某個 地方。他就這樣走了二十天,到了第六時辰(中午十二點) ,他停了下來,轉向東方,開始詠唱第六時課經,誦唸慣 常誦唸的經文。他每天都這樣在固定的時辰停下來,稍事休 息,站著詠唱聖詠,跪著誦唸經文。就在他這樣舉目向天, 詠唱聖詠的時候,突然,他看到在他所站立的小丘右邊有一 個人影。一開始,他很困惑,以為自己看到了魔鬼的幻像, 甚至開始感到恐懼起來。為保護自己,他劃了十字聖號, 將所有恐懼驅走,他轉過身去,朝那方向注目觀看,確實 看到有個身影正在朝南移動。那人赤身裸體,皮膚黝黑,彷 彿是被炎炎烈日暴曬所致,頭髪像羊毛一樣的白,長得並不 長,只到脖子下麵。佐西瑪為能看到一個人影而欣喜莫名, 他跑過去追趕那人,那人則逃避他。3他緊追其後,當他追 到能被對方聽到的距離時,就大喊道:「為何你要逃避一個 老人,一個罪人呢?真上帝的奴僕,不管你是誰,因上帝之 名,為了對上帝的愛──你生活在曠野正是為了祂──我求 你等等我。」「為了上帝的緣故,求你寬恕我,但是,佐西 瑪院長,我不能轉身面對你,讓你看到我的面貌。因為我是 個婦人,赤身裸體,如你所見,我沒有遮蔽我身體羞恥的衣 服。若你願意滿足罪婦的一個願望,把你的斗篷扔給我,這 樣我能用它蔽體,就可以轉身請你祝福了。」佐西瑪感到很 驚駭,因為他聽到那人稱呼他的名字。他意識到,此人若無 屬靈的洞察力,是不可能在還不知道他的任何事情的情況下這樣做的。佐西瑪立刻照她所說的做了,脫下他那又舊又破 的斗篷扔給了她,並轉過了身去。那人拾起斗篷,披在了身 上,這樣至少能遮蔽她的部份身軀。
之後,她轉向佐西瑪,說:「佐西瑪院長,你為什麼想 要看一個罪婦呢?你從未在如此巨大的奮鬥中退縮過。你想 要從我聽到或學到些什麼呢?」佐西瑪俯伏在地,請她祝 福。她也同樣俯伏在佐西瑪前。他們兩人就這樣跪在地上, 彼此要求對方祝福。只聽到兩人說著同樣話:「請祝福我。 」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那婦人對佐西瑪說:「佐西瑪院 長,應該是你給我祝福並為我祈禱。司祭神品使你尊貴,你 站立在祭臺前奉獻聖體奧跡已有許多年了。」這使佐西瑪陷 入更大的畏懼之中。最後,他含著眼淚對她說:「母親,妳 充滿聖靈,藉著妳生活的方式,很顯然,妳與上帝生活在 一起,已死於世界。所賜予妳的恩寵是顯而易見的──因為 妳稱呼我的名字,知道我是一位司祭,雖然在此之前,妳從 未見過我。恩寵被人認出,並非是由於人所領受的神品,而 是藉著聖領的恩賜,因此,請妳為了上帝的緣故祝福我,因 為我需要妳的祈禱。」在佐西瑪長老的願望前,那婦人終於 讓步了,於是她說道:「願關心世人的得救及其靈魂的上帝 受讚頌。」佐西瑪答道:「阿們。」於是兩人都起身站立。 那婦人問長老:「上帝之人,你為何到我這樣一個罪人這裏 來?為何你想要見一個赤身裸體、毫無任何德行的婦人呢? 儘管如此,我卻知道一件事──聖靈的恩寵及時帶你來為我 舉行禮儀。神父,請告我,基督信徒現在是如何生活的?現 在在位的是哪位君王?教會是如何受到指引的?」佐西瑪說:「母親,因著妳的祈禱,基督賜予衆人持久的和平。求 妳滿全一個老人不配的祈禱,請為整個世界,也為我這罪人 祈禱,這樣,好使我在曠野裏的行走不致徒勞無益。」她回 答說:「你是一位司祭,佐西瑪院長,要為我及衆人祈禱的 正是你──因為這是你的召叫。但是,正如我們必須聽命順 服,我要喜樂地做你所要我做的事。」說著這話,她轉向東 方,舉目向天,伸出雙手,開始低聲祈禱起來。
人是無法聽明白斷斷續續的片言隻字的,因此,佐西瑪 無法明白她在祈禱時所說的話。那時,他站著,用他自己 的話說,他的心怦怦地跳著,兩眼注視著地上,一句話也不 說。他發誓,呼求上帝作證,當他最終認為她的祈禱太長了 時,他舉目看到她由地上升起了一肘的高度,正站在空中 祈禱。當他看到這一情景,大為驚駭,遂僕倒在地上哭泣起 來,反覆誦唸「求主憐憫」。當他俯伏在地上時,有一個念 頭襲來:「這不是一個靈體嗎?也許她的祈禱是偽善的。」 就在此時,那婦人轉過身來,將長老由地上扶起,說:「院 長,有關於我的思想在誘惑你,令你困惑不已,那思想告 訴你我是個靈體,我的祈禱是假裝的,是嗎?聖父,你要知 道,儘管我受到聖洗奧秘的護衛,我只不過是個罪婦。我不 是靈體,只是地上的塵土血肉而已。」她一邊說著這些話, 一邊為護衛自己,在自己的前額、眼睛、嘴巴及胸前劃十字 聖號,說:「願上帝由那惡者及其陰謀詭計中保護我們,因 為牠們兇殘地與我們搏鬥。」
長老聽到並看到了這一切,就俯伏在地,抱著她的腳, 含淚說:「因著基督我們的上帝的名,祂由童貞女所生,為了祂的緣故,妳衣不蔽體,為了祂的緣故,妳耗盡了妳 的肉體,求妳不要由妳的僕人前隱藏起來,妳是誰,妳於 什麼時候,怎樣進入這曠野?請告訴我這一切,好使上帝 的工程能被人所知。在隱藏的智慧與隱秘的寶藏裏,有什 麼利益?請告訴我這一切,我懇求妳。因為妳講述這些不 是為了虛榮也不是為了自我表現,而是為了向我這不堪 的罪人啟示真理。我信上帝,妳為祂而活,並且妳也事奉 祂。我相信祂帶領我來到這曠野,好向我顯示祂為妳設的 道路。我們是無法對抗上帝的計劃的。若讓妳和妳的生活 為人所知不是上帝的旨意,祂就不會允許人見到妳,也不 會賜我力氣經歷這一旅程,像我這樣的一個人,在先前決 不敢離開我的修道小室。」
佐西瑪院長還說了很多,但婦人扶他起來,說:「院 長,向你講述我可恥的生活,令我感到羞愧,為了上帝的緣 故,請寬恕我。但是,正如你已看到的,我赤身裸體,同 樣,我也要將我所做的一切赤露地擺在你前,好讓你知道我 的靈魂所充滿的是怎樣的羞恥與淫穢。正如你所想的,我這 樣做不是出於虛榮,因為像我這樣一個魔鬼的特選之器有什 麼可驕傲的呢?但是,若我開始講述我的故事,你會遠離 我,猶如躱避蛇蠍一般,因為你的兩耳不能容忍我所做所為 的邪惡。但是,我仍要告訴你所有的一切,毫不隱瞞任何 事,只求你先為我不斷地祈禱,好讓我在審判之日獲得憐 憫。」長老哭泣了起來,婦人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聖父,我出生於埃及。當我的父母還在世時,我十二 歲時,我就拋棄了父母之愛,去了亞歷山大里亞。我在那裏是如何喪失我的童貞,之後,我毫無節制貪得無厭地淫蕩度 日,憶及這些,我都感到羞恥。更應只是簡短地講述這些 事,這樣你就可以只知道我的情慾與我的放蕩。有十七年之 久,請原諒我,我就像這樣生活著。我就像一團公然燃燒的 淫蕩之火。這並不是為了謀利──在此,我說的純屬事實。 經常當他們想給我錢時,我拒不接受。我這樣做,使得許多 人能夠得到我,免費做那能帶給我愉悅的事。你不要以為我 很富有,也不要以為我不收錢是為了這個原因。我以乞討 為生,常以編麻繩過活,但是,我卻有著毫不知足的慾望與 難以遏制的情慾,想要生活在汚穢之中。對我而言,這就是 生活。每一種對本性的濫用,我都視之為生活。我就是這樣 生活的。後來,有一個夏天,我看到有一大群利比亞人和埃 及人向大海的方向奔走。我問他們中的一個人,『這些人急 速跑往何處?』他回答說:『他們都要去耶路撒冷,參加幾 天後要舉行的舉揚尊貴及施生命十字聖架的慶典。』我對他 說:『如果我想去的話,他們會帶我同他們一起去嗎?』『 如果妳有錢支付旅途及膳食費用,沒有人會阻止你。』我對 他說:『說實話,我沒錢,也沒有食物。但我要與他們一起 去,我要出國。他們會養活我的,無論他們是否想要如此。 我有肉體──他們可以得到,以支付旅途的費用。』我突然 充滿了想要去的慾望,院長,想要擁有更多可以滿足我的情 慾的愛人。我告訴你,佐西瑪院長,不要強迫我將我的醜事 告訴你。上帝作證,我擔心我的話會玷汚你和空氣。」
佐西瑪一邊哭,一邊回答她說:「請繼續說,母親,為了 上帝的緣故,請說,不要中斷如此有教益的故事的思緒。 」於是,她重新開始敘述她的故事,繼續說:「那年青人 聽到我的這些無恥言語,哈哈大笑,就走了。而我則丟下我 的紡綫車,朝著大海,沿著每個人都行路的方向跑去,我 看到一些年青人站在海岸邊,大約有十幾個人,他們充滿活 力,行動謹慎,我確定他們會按我的意圖做的(他們中的一 些人似乎在等更多的旅伴,而另一些人已向岸邊走去)。我 像往常一樣,不知羞恥地混入人群,說:『請帶我和你們 一起去你們要去的地方吧;你們會發現我不是個多餘的人。 』我還說了更多引人哄堂大笑的話。他們看到我情願不知廉 恥,遂欣然帶我上船。他們等待的那些人也來了,我們立 刻起航。我要如何給你講述在這之後發生了些什麼事呢?有 誰的唇舌能夠講述這些呢?又有誰的耳朶能聆聽在航行過程 中船上所發生的一切事呢?我頻繁地與那些可憐的年青人做 這一切事,甚至違背他們自己的意願。沒有什麼提到過的 或是未提到過的腐化墮落是不能教給他們的。院長,我很奇 怪,當我將如此眾多的靈魂陷入我的羅網時,大海怎能容忍 我的淫蕩,大地怎麼不裂開,地獄怎麼不活活將我吞下?我 想上帝是在尋求我的悔改。因為祂不願罪人死亡,卻寬宏地 等待他回頭歸向祂。最後,我們到了耶路撒冷。在慶節到來 前,我在城市了住了幾天,我仍過著同樣的生活,也許甚至 更糟。我並不以我在海上所引誘、幫我來到耶路撒冷的年青 人為滿足;我還誘惑了許多其他人──城裏的居民和外來人 士。舉揚十字聖架慶節的一大早,我仍四處奔走──獵捕青 年人。天亮時,我看到每個人都快速前往教堂,於是,我也 和其他人一走跑去。舉揚十字聖架的時候到了,人群擁擠著通過教堂大門,我也想在人群中分開一條路好進入教堂。
「最後,我費盡力氣終於快要擠到教堂的入口處,施 予生命的十字聖木就在教堂裏向民衆展示。當我踏上衆人 都通過的臺階時,某種力量阻止我進入教堂。那時,我被 人群推到一邊,發現自己獨自站在教堂的走廊裏。我以為 這事發生是因為我身為女人力氣衰弱的緣故,我再一次開 始進入人群,用手分開道路,想要擠進去。但是,我的努 力都是徒然的。我的腳再次踏上臺階,其他人正從臺階上 毫無阻礙地進入教堂。似乎惟有我被阻止不能進入教堂。 好像有一隊士兵站在那裏不讓我進去。
我再一次被同一種強大的能力阻擋在外,我又再一次站在教堂的走廊裏。我 反覆嘗試了三四次,最後,我精疲力盡,再也沒有力氣推 擠,因此,我走到一邊,站在走廊的角落裏。只有花了九 牛二虎之力後,我才漸漸地領悟過來,我開始明白為何我 被阻止不能進去瞻仰施予生命的十字架的原因了。救恩的 話語溫柔地觸動了我心靈的眼目,它啟示我,正是我不潔 的生活禁止我進去。我開始哭泣哀號起來,用手捶自己的 胸口,從我的內心深處發出歎息。」
「於是我站在那裏哭泣,我看到在我之上有一幅至聖上帝 之母的聖像。我目不轉睛地看著聖母說:『聖母,上帝之母, 妳在肉身內誕生了上帝聖言,我知道,我確實清楚地知道,永 貞者,妳的身體與靈魂都保持純潔,像我這樣一個不潔而又腐 化墮落的人,仰望妳的聖像不會受人的尊重與讚美。在妳的童 貞潔德之前,我理應感到可憎可厭。但是,我聽說,由妳所生 的上帝成為人就是為了召叫罪人悔改。求妳幫助我,因為我沒 有其他的援助。求妳命令教堂的入口為我開啟。求妳許我瞻仰 可敬的十字聖木,由妳所生者在肉身內在其上受難,為了罪 人的救贖,為了像我這樣的一個不配的人,祂在上面傾流祂 的聖血。求妳在妳的聖子前成為我信實的見證,我決不會再 次以邪淫不潔玷汚我的身體,當我瞻仰到十字聖木時,我就 要棄絕世界及其誘惑,我要去妳引領我去的地方。』我這樣 祈禱了,彷彿在堅定的信仰中獲得了某種希望,感到對上帝 之母的仁慈的抱有信心,我離開我站立祈禱的地方,再次前 去與擁擠進入聖殿的民眾一起進去。這次沒有人阻止我,也 沒有人擋住不讓我進入教堂。我戰戰兢兢,幾乎神志失常。
「我到達了先前不能到達的教堂大門口,彷彿先前阻擋 我的同一力量在為我開道,現在我毫無困難地進入教堂,發 現自己在聖地內。於是,我親眼看到了施生命的十字架。我 還看到了上帝的奧跡,主是如何接納懺悔的。我僕倒在地, 朝拜神聖的大地,戰戰兢兢地親吻大地。我走出教堂,來到 應許成為我的保護的聖母那裏,去了我發下誓願的地方。我 跪在上帝的童貞之母前,以這些話語對她說:『親愛的聖 母,妳向我顯示了妳對世人的大愛。榮耀歸於上帝,祂通過 妳接納了罪人們的懺悔。我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人,還能想 起並說些什麼呢?聖母,是我按照妳所做的見證來滿全我的誓願的時候了。現在,求妳親手引領我行走在悔改的道路 上吧!』說完這些話,我聽到從上而來的一個聲音說:『如 果妳渡過約但河,就會找到榮耀的安息。』聽到這聲音,我 相信它是對我說的,我向上帝之母高呼道:『聖母,聖母, 求妳不要拋棄我!』說了這些話之後,我就離開了教堂的走 廊,開始了我的旅程。
「當我離開教堂時,一個陌生人看到了我,給了我三塊 錢,說:『姐妹,請帶上這些。』我拿了這錢,買了三個 餅,在旅途中隨身帶著它們,猶如蒙受祝福的禮物一般。我 問賣餅給我的人:『到約但河的路怎麼走?』他指給我通往 那條路去的城門。我往前奔跑,經過城門,在我的旅途中, 我仍一直在哭泣。我向遇到的人問路,在那一天的其餘時間 裏,我一直都在行路(我想我是在白天第九時辰瞻仰十字聖 架的),終於在日落時分來到座落在約但河邊的洗者聖若翰 堂。我在教堂裏做了祈禱,之後,我下到約但河裏,用約但 河聖水洗臉洗手。我在前驅聖若翰堂裏領受了神聖而施生命 的聖體聖血,吃了半塊我所帶的餅。之後,我喝了一些約但 河水,躺在地上過了一夜。早晨,我找了一艘小船,渡到河 對岸。我再次向我們的聖母祈禱,求她引導我到她想要帶我 去的地方。之後,我發現自己在這一曠野裏,自那以後,直 到今天,我都遠離眾人,與人們保持很遠的距離,遠離每一 個人。我生活在這裏,與我的上帝住在一起,祂拯救所有由 懦弱與風暴中歸向祂的人。」
佐西瑪問她:「從妳開始生活於這一曠野至今已過去了 多少年?」她回答說:「我想,從我離開聖城至今,已過去了四十七年。」佐西瑪問道:「妳以什麼為食?」婦人回答 說:「當我渡過約但河時,我有兩個半餅。它們很快就乾 了,變得像石頭一樣地堅硬。我一點一點地吃,終於在幾年 後把它們全部吃了。」佐西瑪問:「妳住在這裏這麼多年, 難道沒有生病,面對如此徹底的改變,難道妳沒有受過任何 苦嗎?」婦人回答說:「佐西瑪,你提醒了我那些我不敢談 論的事。因為當我回想起我所克服的所有危險,以及所有困 擾我的惡念時,我害怕它們會再一次佔據我。」佐西瑪說:
「不要對我隱藏任何事;請告訴我,不要隱瞞任何事。」 她對他說:「相信我,院長,我來到這曠野,與野獸──瘋 狂的渴望與情欲──作戰了十七年。當我想要吃東西時,我 曾開始為魚肉而懊悔,我在埃及有那麼多魚肉可吃。我也為 沒有我所深愛的酒喝而後悔,因為當我生活在世界上時,我 喝了許多酒,而在這裏我甚至連水也喝不到。我曾因口渴而 焦灼難忍,如被火燒。想要唱淫蕩歌曲的瘋狂渴望也進到我 內,使我大為巔倒混亂,它慢慢地使我想要歌唱我所學會過 的撒殫歌曲。當這些欲念臨于我時,我就捶胸,以我進入曠 野時許過的誓願提醒自己。我事物思想回到了接納了我的上 帝之母的聖像前,我在祈禱中向聖母呼號。我祈求她將那些 使我可憐的靈魂屈服的思想驅走。經過長時間的哭泣與捶胸 之後,最後,我看到一道光好像從四面八方照耀著我。經過 狂風暴雨之後,持久的寧靜降臨了。
「院長,我要如何向你述說那將我再次推向肉欲的思想 呢?一團火在我可憐的心裏燃燒,彷彿要將我徹底燒成灰 燼,要在我內激起再次投入別人懷抱的渴望。這一欲望一臨 於我,我就將自己摔倒在地上,以我的眼淚滴濕大地,我彷 彿看到我的見證人在我面前,因我的背命,他顯現給我,似 乎預示著罪罰的來臨。直到一道寧靜甜蜜之光降下光照我, 將佔據我的思想驅走,我才從地上起來(有時,我就這樣俯 伏一天一夜)。但是,我總是將我理智的雙眼轉向我的女保 護人,求她繼續幫助在曠野的波濤中快速下沉的這個人。我 總是以她為我的援助者及收納我的懺悔者。我就這樣在持續 的危險中生活了十七年。從那時直到如今,上帝之母在一切 事上幫助我,好像是親手引領我一般。」
佐西瑪問道:「妳怎能不需要食物與衣服呢?」她回答 道:「當我吃完我所帶來的餅之後,我曾談到這些餅,十 七之久,我以青草以及凡能在曠野裏找到的東西為食。我所 穿的衣服在我渡約旦河時被撕破了,後來都穿壞了。我備受 嚴寒酷暑。有些時候,太陽炙烤著我,而其它時候,我則 在冰雪中顫抖。我常常僕倒在地,毫無氣息、一動不動地躺 著。我與衆多痛苦及可怕的誘惑鬥爭。但是,從那時起直到 如今,上帝的大能以許多方式引導我有罪的靈魂與卑微的身 體。只要我想起我們的主拯救我出離的邪惡,我就有了希望 得救的不朽食物。我以全能的上帝聖言──萬有之主──為 食為衣。因為人生活不只靠餅。那些被剝去了罪惡的衣服的 人沒有庇身之處,將自己隱藏在磐石的縫隙之中。」
聽到她引用了聖經上梅瑟和約伯的話,佐西瑪遂問她: 「難道妳還誦唸聖詠和其它經書嗎?」聽到這話,她笑了, 對長老說:「請相信我,自我渡過約但河以來,除了今天看 到你外,我沒有見過人的面。自我進入這片曠野以來,我也沒有見過一隻野獸或是一個活物。我從未由書本學習過。 也從未聽任何人詠唱或誦唸書籍。但是上帝聖言是生動活潑 的,祂親自教人知識。這就是我故事的結尾。但是,正如我 在一開始就請求你的那樣,現在我仍因降生成人的上帝聖言 的緣故求你,請為這樣的一個罪人祈求上主。」
她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故事,俯伏在佐西瑪面前。長老 含著眼淚高呼:「讚頌歸於上帝,祂創造了無限偉大、神 奇、榮耀而又神妙之事。讚頌歸於上帝,祂給我顯示了祂是 如何賞報那些敬畏祂的人的。的確,上主,你不捨棄尋求你 的人!」婦人不許長老俯伏在她面前,說:「神聖之父,我 求你,為了耶穌基督,我們的上帝及救主的緣故,在上帝將 我由此世提走之前,不要把你所聽到的告訴任何人。現在 請你平安地離去吧,明年你要再來看我,如果上帝以自己偉 大的仁慈保守我的話,我也會見到你。但是,為了上帝的緣 故,請按我所請求於你地去做。明年大齋期間,你不要按修 院的慣例渡過約旦河。」聽到她知道修院的規章,佐西瑪很 驚奇,他只能說:「願光榮歸於上帝,祂賜予那些熱愛祂的 人偉大的恩賜。」她繼續說道:「院長,你要留在修院裏。 即使你想要離開,也無法這樣做。在奧秘的晚餐的聖日日落 時分,你要為我帶一些基督施生命的聖體聖血,存放在一個 相稱於存放它們聖器內帶來。你要在四下無人居住之地的約 旦河邊等我,我好前來領受施予生命的聖體聖血。因為自從 我在渡約旦河之前在前驅聖若望堂裏領聖體血以來,我至今 尚未走近過至聖奧秘。
我以無法抑制的愛渴望領受聖體血, 為此我懇求你能滿全我的願望,在我們的主使自己的門徒吃祂的神聖晚餐的那天,給我帶來施予生命的奧跡。你要把你 所住的地方告訴修院院長若望。你要照看自己及你的弟兄, 因為有許多需要改正之處。只是不要現在就說這些,只有當 上帝引導你時再說。請為我祈禱!」說完這些話,她就消失 在曠野的深處。佐西瑪跪伏在地,向她站立過的地方俯首, 光榮感謝上帝。在曠野各處漫遊之後,他在所有弟兄返回的 那日回到修道院。
整整一年,他都不對他人講論此事,不敢將他所看到的 告訴任何人。他自己則祈求上帝再次將他所想望的那張臉顯 示給他。他自己備受煎熬,焦慮萬分,自己設想著一年有多 長,假如可能,他真希望一年能被縮短成一天。終於到了大 齋期第一主日,所有人唸完慣常的祈禱經文,唱著聖詠,都 離開修院到曠野裏去了。只有佐西瑪因病留了下來──他因 發燒而臥病在牀。那時,他就想起了聖人對他說過:「即使 你想要離開,也無法這樣做。」
許多天過去了,他的病終於痊癒了,他留在修道院裏。 當修士們返回後,在奧秘晚餐的那天黎明,他按那婦人所囑 咐地做了。他在一個小聖爵內放了一些至潔的聖體聖血,並 在一個小籃子裏放了些吉斯(一種食物)、椰棗和在水裏浸 泡過的扁豆,離開修院前往曠野。他來到約旦河邊,坐在那 裏等聖人來。他等了很久,開始懷疑起來,他舉目向天,開 始祈禱說:「上主,求你賞賜我看到你曾允許我看到的。 不要因我罪惡的重負,讓我徒勞地離去。」就在那時,另一 個念頭浮上他的心頭:「如果她來會怎樣呢?這裏沒有船, 她要如何渡過約旦河到我這個如此不配的人這裏來呢?」
正當他這樣思量時,他看到那位神聖的婦人出現了,就站在 河對岸。佐西瑪歡喜地站起身來,光榮感謝上帝。她無法渡 過約旦河的想法再次襲來。他看到她在約旦河水上畫了十字 聖號(按他後來所說,那天晚上月光明亮),立刻就踏在水 上,開始由水面上朝他走過河來。7當他想要俯伏下跪時, 她一邊在水上走,一邊喊道:「院長,你在做什麼,你是一 位司祭,且帶著至聖奧秘。」他聽從了她的話,她一到河岸 邊,就對長老說:「神父,請你祝福,請你祝福我!」佐西 瑪戰戰兢兢地回答她,因為當他看到這一神跡,一種困惑的 狀態臨於他:「上帝真地沒有說謊,祂曾應許,若我們淨化自己,我們就會像他一樣。基督,我們的上帝,願光榮歸 於你,你藉你的這位僕人向我顯示我離成全還有多遠。」婦 人要他誦唸信經和主禱文。他就開始誦唸,婦人唸完經文, 按當時的習慣,給他行了平安的親吻禮。她領聖體血之後, 向天舉起自己的手,滿眼淚水地嘆息道:「上主,現在可 照你的話,放你的僕人平安離去;因為我親眼看到了你的救 恩。」
之後,婦人對長老說:「院長,求你寬恕,我求你滿全 我的另一個願望。現在你要回修道院去,願上帝的恩寵引導 你,明年請再次到我第一次遇到你的那地方,為了上帝的緣 故,請你前來,因為你要再次見到我,因這是上帝的聖意。 」長老對她說:「從今日起,我想要跟隨妳,好能一直看到 妳的聖顏。現在求妳成全一個老人唯一的願望,請妳吃一些 我給妳帶來的食物吧。」他將籃子給她看,而她用指尖碰了 碰扁豆,吃了三顆,說聖靈守護未受汚染的靈魂。之後,她 說:「為了上帝的緣故,請你祈禱,請為我祈禱,請紀念一 個可憐的人。」佐西瑪抓住聖人的腳,求她為教會、為國 家、並為他自己祈禱後,含著眼淚讓她離去,他一邊歎息憂 傷,一邊離開,因為他無望戰勝不可戰勝者。她再次在約旦 河上畫十字聖號,像先前那樣,徒步從水面上過河。長老懷 著喜樂與敬畏之情回去了,他自責沒有問聖人的名字。但他 已經決定明年要問她的名字。
又過了一年,他再次來到曠野,到了同一個地方,但卻 沒有看到任何人的蹤影。佐西瑪像先前那樣舉目向天,祈 禱說:「主啊,求你給我指示你隱藏在曠野裏的純潔寶藏。
我向你祈禱,求你給我們指示世界不配擁有的在肉身內的天 使。」那時,佐西瑪看到在河對岸聖人的臉朝向初升的旭 日,躺在地上死了。她的雙手照習俗那樣地交叉著,她的臉 朝向東方。佐西瑪跑過去,以淚水滴濕聖人的腳,親吻它 們,他不敢碰聖人身體的其它部位。他哭了很長的時間,之 後,他吟詠指定的聖詠,誦唸殯葬經文。他自己思量說:「 我要埋葬一位聖人的遺體嗎?這相反她的意願嗎?」那時, 他看到在聖人頭邊的地上寫著一些字:「佐西瑪院長,請將 卑微的瑪利亞的遺體埋在這地方。讓塵土歸於塵土,請為我 向主祈禱,我於埃及人的費茂丁月(羅馬人稱之為四月)的 第一天,亦即我們的主受難節的當天晚上,在領受了基督的 聖體聖血之後離開此世。」長老讀了這些話,因為得知聖人 的名字而高興。他還知道了,當她在約旦河邊領受了至聖聖 體後,立即就被帶到她離世的地方。佐西瑪用了二十天的時 間才到達那裏,瑪利亞顯然只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就到了, 並立刻就將自己的靈魂交付給了上帝。
於是,佐西瑪思量道:「是按她的希望做事的時候了。 但我手頭什麼也沒有,如何挖墳墓呢?」那時,他看到附近 有塊行人丟棄在曠野裏的木頭,就拾起它來,開始掘地。但 是地又硬又乾,長老的努力並沒有什麼效果。他越來越累, 汗流浹背,長歎一聲。他舉目觀看,見一頭巨大的獅子站在 靠近聖人遺體的地方,舔著她的腳。一看到獅子,他恐懼驚 起來,尤其是他想起瑪麗曾說過她在曠野裏從未見到過野 獸。他畫十字聖號來保護自己,一個思想襲上心頭,躺在那 裏的人的大能會保護他,使他不受傷害。
就在那時,獅子走近他,用種種動作表達善意。佐西瑪對獅子說:「這位偉大 的人命將她的遺體埋葬。但我是個老人,沒有力氣挖掘墳墓 (因為我沒有鏟子,去取一把鏟子要花很多時間),因此, 你能用你的爪子挖掘一個墳墓嗎?這樣我們就能將聖人的可 朽聖殿埋在地裏。」他還說話的時,獅子就開始用前爪挖了 一個足以埋葬遺體的深坑。 長老再次以眼淚洗聖人的腳, 求她為衆人祈禱,在獅子面前用土掩埋了聖人的遺體。
聖人的遺體就像先前那樣,除了佐西瑪給她的那件破舊 的斗篷外,什麼也沒穿。瑪麗穿著它離開,設法用它遮蔽自 己的身體。之後,長老和獅子離開了那裏。獅子像羔羊一樣地進入曠野深處,佐西瑪則榮耀讚頌著我們的主基督返回修 道院。當他回到修道院,把一切都告訴了全體修士,衆人都 因聽到上帝的奇跡而驚異。他們懷著敬畏與愛心將聖人的事 跡記在腦海。修道院院長若望正如聖瑪麗預先告訴佐西瑪 院長的,發現在修院裏有許多錯誤,在上帝的幫助下,他更 正了這些錯誤。聖佐西瑪在同一座修道院裏去世,進入了永 生,享年近一百歲。
修士將這個故事口口相傳,但卻未將它記錄下來。但 是,我一聽到這故事,就把它寫了下來。也許其他更好地獲 知此事的人早已把聖人的生平寫了下來,但我盡我之所能, 記下了一切,將真理置於一切之上。願施行驚人奇跡、慷慨 地賜予那些懷著信德歸向祂的人恩賜的上帝賞賜那些在此故 事裏為自己尋求光明的人,這些人聆聽、閱讀並熱切地寫下 它,但願上帝連同所有在不同時候以自己的虔誠思想與勞苦 取悅於上帝的人,賞賜他們蒙福的瑪麗應得的份額。但願我 們也能將榮耀歸於上帝,永恆之君,願祂為了我們的主耶穌 基督也在審判的日子垂憐我們,願一切榮耀、尊威、權柄 及欽崇,都歸於基督,偕同永恆之父及至聖而施予生命的聖 靈,自今至永遠,及於萬世。阿們。
埃及的聖瑪麗生平終。榮耀歸於上帝!
注:本文聖經引文採用天主教思高聖經,故人名亦按天主教 譯法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