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学问和知识是怎么来的
按:本篇隶属于教会历史第一季第一课《耶稣为何来?》的内容,自成一主题,故单独拿出来。本文的文字内容与视频内容不是完全相同,做了简化和精炼。愿二者相得益彰,使您获益。 版权声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若有杂志想出版此文,请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联系。 答: 我是做人文的,就以人文学科为例来介绍。所谓人文学科,研究的不是自然界的事物,而是人。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很多痕迹(遗迹,用品,手稿等),这些人类活动留下的东西就是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而科学多数研究的是自然界的对象,比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等,内容不尽相同。 比如,古代的一块石碑所包含的信息是很多的,对于人文学科来说,更关注这块石碑所体现出来的与人相关的活动和思想等信息;然而对于自然学科而言,更关注这块石碑的材质,纹理,大致所处的年代等信息。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人文学者来说,这里所谓的“米“就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任何痕迹,包括遗迹(考古遗址和建筑)、手稿、墓葬、碑文、壁画、器具等,比如敦煌石窟、吐蕃墓葬、死海古卷。这些痕迹被学者们统称为一手材料(Primary Sources)。 这些一手材料按学者加工,编辑整理的程度可分为: 1)未经任何加工和处理的材料,即原始材料; 2)稍微编辑或加工过的材料,比如校勘本,考古报告,《吐鲁番出土文书》等; 3)不但编辑过,而且翻译注释了的材料,比如一些出版的残篇,一些较为有名合集(其中一面是校勘本的原文,另一面是翻译和注释)等。 二手材料就是学者们根据这些一手材料做研究,对这些一手材料产生了自己的见解(这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于是就历史上的某些事件、人物或思想开讲座,发表观点,出版书籍。 而不具备研究一手材料的能力的人是思想的消费者。他们“吃“的就是经过学者们研究加工过的“精神食粮”。图中的土豆就属于一手材料,而二手材料是指学者们把土豆做成炒土豆丝,薯片,土豆泥等“食物”供食客品尝。而学者对“土豆”的处理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学界称之为方法论),因此读者需留意学者所采用的方法论为何(一般来说,在出版的书籍和文章中,学者会告知读者自己所使用的一手材料和方法论的,若没有告知就是对读者不负责了)。 我们现今所有的学问都经过了这个一手材料,二手材料,乃至思想消费的过程。 中国目前有四大发现: 1)夏商周时期的考古,甲骨文和金文的发现; 2)秦汉时期的竹简; 3)隋唐时期的敦煌和吐蕃资料; 4)明清档案。 普罗大众不具备处理一手材料的能力,但至少要具有分辨一个人是否在胡说八道的能力。这就是一个人吃饭,他是基本知道菜好不好吃的,因为人类的味觉系统是大体类似的。照样,按照这个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基本的常识,我们就能大体分辨谁在胡说八道的。 学者的基本要求是能处理一手材料的,如果这些一手材料需要他具备阅读古代语言的能力,他是应该能读的。一篇文章有自己的观点是很好的,但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引用一二手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却并非易事,而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谓的学术研究。 笔者分享这些东西,是希望借此提高大家的“精神食粮”的品鉴能力。在这个世代,有不少人不具备处理一手材料的能力,却自以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并且大声疾呼,影响了很多人。按着学术求知的精神,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好事,搞不好会造成人间炼狱(大跃进,清零核酸就是这样的例子)。有的人明明不是专家,偏要指导一切,造成的灾难不可估量。 笔者讲这些是本着一个学术精神,应该把这种基础知识分享出来,以避免大跃进的灾难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