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教唯独圣经吗?by Lydia博士

按:此为Lydia博士《第二圣殿时期的犹太文学》讲座的课后问答二。本问答碰触到了比较核心的二个层面:1)圣经不等于耶稣基督,而是耶稣基督的见证;2)唯独圣经并没有解决如何解经才能正确理解耶稣基督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正教当然不能接受唯独圣经。此问答经阿甲编辑整理,Lydia博士修订而成。Enjoy! 版权声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若有杂志想出版此文,请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联系。 答: 有人认为犹太教,基督新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圣书之民(people of the book)。 **但对正教信仰来说,这句话是错误的,我们不是people of the book,我们是基督的身体(the body of Christ)。圣经不是(大写的)上帝的圣言,但耶稣基督是。 圣经是给耶稣基督作证的,所以我们信仰的是上帝,是主耶稣基督本人,而不是哪本书。**那么我们的信仰从何来呢?我们的信仰不是从圣经中来的,而是从基督那里来的。 那本书给了我们,在基督来之前给了犹太人。 什么是圣经呢?对正教来说,圣经也是传统,是使徒的传统,使徒传给我们的有权威性的文本,这个经书就是我们的传统,因为它能给基督作证。 那么它如果能给基督作证,就有益于我们的信仰,就可以去读,它怎么会解构信仰呢? 因为你信仰的不是那本书,你信仰的是基督,是使徒的传统,还有信经以及代代相传的传统。 **从这个角度看,就不能唯独圣经。如果你唯独圣经,就没有坐标,你用什么来做标准来解读它呢?为什么同样的一本圣经,犹太人读起来和基督基督徒读起来就有不同的结论了? 而且很多自称是基督徒的团体,他们也读同样的圣经,但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坐标。因此,我们不是以圣经为标准,而是以基督为标准的,我们信仰的是基督。

January 27, 2023 · ephremyuan

改革宗神学与沙漠教父是否有冲突

按:这是《沙漠教父言行录与心祷默观传统》讲座的系列问答之五,涉及研究方法论,笔者不推荐持定一个主义或宗派去研究历史文献。 版权声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若有杂志想出版此文,请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联系。 答 笔者不建议去做这种比较,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允的。 就是说,我们不要用十四十五世纪发展出的一些观念,去评价四五世纪时期沙漠教父们的思想,这在方法论上就是不正确的。这种方法论和问题本身,就缺少对沙漠教父的足够尊重。他们也许生活在奥古斯丁的时代,但不一定了解奥古斯丁的思想,更别提在他们之后的加尔文和马丁路德了。他们的言行,著作和思想,不可能会对唯独圣经或因信称义作什么特别评价。 做研究的时候,保持一个基本的历史地理方法论视角是十分有必要的,完全抛开历史地理背景去做这种单纯的对比,笔者觉得不合理,也不推荐这种方法论。 所谓历史地理方法论,就是我们研究什么一手材料,就要去了解那些材料产生的历史地理背景,然而再基于这些背景,去理解这些材料的真实意图,我们万不可断章取义去读早期教父的著作。所以你要问沙漠教父们会如何评价唯独圣经和因信称义等思想,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沙漠教父们不可能按照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去解读圣经,也不可能回应唯独圣经和因信称义等教导,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和地理位置,语言环境都不相同。笔者不赞同把早期教父的一手材料拉到加尔文和马丁路德的“审判台”前,看看这些能不能过他们这一关,再对这些文献加以取舍,这种方法论是不可取的。我们虽然无法摆脱时代的思想和局限性,但在阅读这些早期文献时,愿不愿意给自己的思想松绑,摆脱门户之见则是另一码事。 教父们也许赞同唯独圣经,但他们的唯独圣经肯定跟马丁路德、加尔文的不一样;也许他们赞同因信称义,但他们的因信称义,跟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也会不一样。他们之间会有冲突的,但我觉得这种冲突是很好的,这样能拓展我们的思维,解放我们的思想。 中国教会在学术上的研究还是比较超前的,大部分停留在15世纪新教改革以后,并且在地理上采用了一种欧美中心论的视角。一谈神学必提改教家们,最多走到经院哲学,再早一点就是奥古斯丁等拉丁教父,我们的材料和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那里。这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够,它无形中限制了我们看问题的视角,这是不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我们“光从东方来”事工的原因。我们试图在学术思想上弥补中国教会的先天缺陷,带来一股新风,一种新的理解,并不是说哪个是绝对错误的,哪个是绝对正确的。现在还言之过早。 但有些东西有了要比没有好,慢慢地就能看到效果了。

December 20, 2022 · ephremyuan

论对唯独圣经的误解和误用

版权声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若有杂志想出版此文,请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联系。 按:怎么样理解唯独圣经才合乎中道?哪些是对唯独圣经的误用和误解?笔者撰写此文正是为了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思考。若有人反对笔者的观点,此文也算是一种对唯独圣经的见解。 写作此文的第一个目的是评论中国正教会网站的一篇由约安·威福神父写作,默耕翻译的文章:唯独圣经吗?正教对基督新教之教导的评价》,这篇文章恰当地指出新教徒对唯独圣经的误解和误用,由此约安·威福神父明确地反对唯独圣经,但我觉得言过其实了。 我曾在一所希腊正教神学院呆了四年,从未听说过哪个神父或老师公然反对唯独圣经。我读到教父著作都无不以圣经为根基和至高权威。因为教父们众口一词地说,圣经是神的话,是神的启示。从这个层面来讲,笔者以为唯独圣经没有错误,真正地错误是对圣经的错解和误用——就这点而言,约安·威福神父确有道理。 导致约安·威福神父反对唯独圣经的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约安·威福神父在文中基本没有提到圣经在教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事实上,圣经在教会中占据着核心的作用。因为无论是教会的信经、教父著作、礼仪和祈祷文本的形成、教规的制定都是以圣经为归依的。 其次,约安·威福神父似乎将圣经和圣传(Tradition)看成是一种敌对的关系。从而使整篇文章在结论上变成了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争论,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写作此文的第二个目的是指出中国教会对唯独圣经的误解和误用,我总结出三点如下。 一、把唯独圣经等同于唯独我理解和解释的圣经才是正确的 有人读到唯独圣经,欢喜快乐,并且热心去读,并不定是为了活出神的话,或把圣经的话应用到自己身上,而是把自己对圣经的理解和解释等同于真理,并以此反对一切与他理解和解释不一致的人和观点。 这种对圣经的误用当然会导致教会内部的分裂和纷争,这种情况我们见多了,有人把自己对圣经的解释和理解等同于“真理”,并以此要求他人或团体服从这“真理。” 二、把唯独圣经等同于只读圣经 记得两年前一位牧者提到,现在有不少信徒把唯独圣经理解为只读圣经,笔者深以为然。首先,笔者当然不反对每天读圣经,甚至鼓励无时不刻默想圣经,但笔者反对只读圣经。 只读圣经,只纠结于如何解经当然是有局限的,因为圣经不是死的字句,乃是活的话语,乃是充满力量的,它要在我们的生命中活出来,它也能回应并震撼这世代不讨神喜悦的思潮和观点。 只读圣经,我们就会忽视我们周围每天发生的事,忽视教会门口面临的问题。什么问题?对欧美的教会来说,就是要不要接受同性恋的问题,要不要支持堕胎的问题。圣经是有大能的,我们要用神的话来,在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媒体界,政治界等全方位地回应时代的挑战,为了回应这些挑战,我们当然不能只读圣经。 三、把唯独圣经等同于释经学或象牙塔里的学问 唯独圣经并没有回答如何正确解释圣经的问题。为了回应这个问题,新教徒们在学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很多的博士和课程设计都围绕着这点而展开。 然而,在学术上,学了很多古代语言,了解很多释经方法,发表了很多论文是否意味着就能正确地解释圣经了呢?当然不是。因为如今做学术跟做人是分开的,如今的名牌大学都是敌基督教的重镇,我们把这些大学称为世俗大学是有道理的,因为以前没有大学只有修院。 若从教父和灵修的角度看,学术上的训练只为观点的辩驳提供了一种技能,而并不代表一个人能正确解释圣经。按早期教父和灵修传统,只有心灵得到净化的人才能认识神,才能正确解释圣经,因为他是被圣灵充满的。然而,教会没有属灵的独行侠,他的这种“充满”和对圣经的解释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印证,尤其是其他教父的印证(教父们彼此之间不一样的观点算不上对圣经的正确解释)。这种印证的外在标记就是大公会议的决议,教父著作中众口一词的教导,教会礼仪文献和教规的形成。 总结: 一句话。圣灵、圣经、圣礼和大公传统是一体的,密不可分,它们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一显一隐的关系。然而,要将它们细致地区分开来是很难的,就像人要把灵魂和身体划分开来一样。 既然对唯独圣经有错解和误用,那我们如何避免呢? 笔者的答案就是:回到大公传统,大公传统才是正确打开唯独圣经的第一步。 我们要回到大公传统,而不是忽视它,甚至敌视它,或者信口雌黄,断章取义地拿圣经的话来专门反对它。 换句话说,就是从教会历史的角度,看教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献,了解它,翻译它,研究它,然后再决定哪些采用,哪些不采用也不迟。按笔者理解,教会留下的教会著作,大公会议决议和教规,礼仪文献,灵修文献都属于大公传统的一部分。

January 4, 2022 · ephremyuan

教会、圣经与大公传统

1 有人说,没有教会,就没有圣经,这话只对了一半,其实反过来说,没有圣经,就没有教会,也没错。有人问,没有圣经,有教会吗?这个问题就不应该问,因为这些表述和问题都有一个暗示,那就是圣经和教会是冲突的,但它们并不冲突,无论是教会还是圣经都是三位一体的工作,它们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密不可分的。圣经自教会诞生以来早已深入教会的方方面面。 2 圣经正典的形成是在教会对抗异端的过程中产生的,教父们普遍达成了共识。当正典形成后,留下的就是对圣经的解释问题,早期教会是通过教父们与异端的对抗,通过大公会议的信经和决议解决的。我在圣十字架的一位旧约导师,亦是一位东正教神父说得好:“教父著作不一定等于对圣经的正确解释,但他们为解释圣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南。”指南的意思是有了他们的著作,我们不用害怕会错解圣经到异端的地步。 3 我课堂上一位姐妹说得好,她说:“大公传统是圣灵在教会的工作。” 她说得对。不少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学者都持此观点。 4 一次讨论圣经正典形成的课上,我们试图找到教会与圣经的关系。我总结如下:如果教会大公传统有个核心的话,那不可见的核心当然是圣灵(连同圣父圣子的工作了),那可见的核心就是洗礼、圣餐礼和圣经,其次是大公会议留下的信经和教规,教父们的著作,灵修传统、教会神职体系(为主持洗礼、圣餐礼和授圣职礼而设),最后是教会留下的礼仪祈祷文献、圣徒传记、教会建筑等。我想大公传统主要指的前两点。 5 尽管在东方教会礼仪中有小入圣和大入圣之别,小入圣的高潮是宣读圣经,大入圣的高潮是圣餐。但这并不意味着圣经应当置于圣餐之下。因为没有圣经,圣餐无法举行,教义无法形成,礼仪文本没有根据,大公会议的信经和教规也成了无米之炊。 6 教会虽然有好几次大公会议,但只产生了一个信经:尼西亚信经,后期的会议不过是对信经的进一步解释罢了。有些人声称,尼西亚信经的权威性不如圣经,这种对比圣经与信经的权威性孰高孰低的做法,实在不高明。就如对比苹果树干与苹果中哪个更具苹果树的特性一样,其实圣经与信经传递了同一个意思,都是圣灵在教会的工作,是一体的。所以说,信经是略缩版的圣经,圣经是扩大版的信经。 7 有人问我,中国教会如何回到大公传统?我的建议是,首先在主日崇拜中加入全体一起诵读尼西亚信经的环节,因为尼西亚信经就是大公传统的标识。 8 教父们从很多意义上都是“唯独圣经”的,他们用圣经来驳斥异端异教、形成礼仪文本、讲道牧会、回应他们当时不良的思想风潮,我把这称之为真“唯独圣经”。不过,现代好多人把唯独圣经用歪了,他们用圣经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派别,用以反对教会牧者,反对早期教父,反对早期形成的修道主义传统,反对大公会议决议,反对教会形成的礼仪和教规…这实在是对圣经的误用。 9 圣经不只是用来思考的,更是我们的命,我们应当把神的话活出来,用它来回应时代的挑战,这才是对圣经的正确应用。(详见巴西尔书信二节选)

December 24, 2021 · ephrem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