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o Tikhon博士 圣经与教父

阿甲按:Pino博士本次讲座十分精彩,对于了解拜占庭释经传统,关于文字与精义。上帝通过穿戴肉身「道成肉身」,穿戴圣经「神的话」,穿戴被造物「万物都是借着他的话而造」来彰显自己,而我们需要通过这些穿戴看到隐身其中的道,即上帝。这种看见就是默观。现代世界的解经还是流于文字和字面层面,尚未进入属灵的奥秘当中,这是不足的。而教父们的著作,注疏,讲道,神学辩论都是这种默观的体现,我们需要通过教父的视野来理解圣经的深层含义。 本讲座讲稿首先通过阿甲的Github项目wenbi初步加工翻译,经阿甲修订而成。若要引用本文,请用以下格式: Pino Tikhon博士《圣经与教父》,wenbi项目整理,阿甲修订(伦敦:光从东方来,2025年02月28日),本网页网址,引用日期 本中文讲稿已获得讲员允许。阿甲的同传,wenbi中Whisper 和LLM「大语言模型」的初步整理难免有错误之处,推荐大家直接看视频。也欢迎各位读者指正。关于引用,也请参考版权申明 油管订阅和网盘观看以及下载,请见主页 讲稿正文 English So the title of my talk for today is The Scriptures and the Church Fathers. Another title that we could give to this conversation today could be Acording to the Scriptures. Acording to the Scriptures. Chinese 今天我的讲座题目是《圣经与教父》。我们今天这场对话的另一个标题可以是《根据圣经》。根据圣经。 English This a phrase from the creed that we say in church every Sunday and every morning in our morning prayers. So the phrase Acording to the Scriptures is something that’s profesed by Orthodox Christians, by Christians that profes an apostolic faithat belonged to a historical apostolichurch....

February 28, 2025 · ephremyuan

Pino Tikhon博士:和子句与拜占庭之回应

按:Pino博士本次讲座十分精彩,对于了解拜占庭神学传统如何理解和回应和子句十分重要。相信这是中文界首次论及此话题。 本讲座讲稿由Photini姐妹整理,阿甲修订而成。若要引用本文,请用以下格式: Pino Tikhon博士《和子句与拜占庭之回应》,Photini姐妹整理,阿甲修订(伦敦:光从东方来,2024年01月19日),本网页网址,引用日期 本中文讲稿已获得讲员允许,由于讲员不通中文,故讲稿整理主要参考同传的中文,由于同传,整理过程难免有错误之处,推荐大家直接看视频。也欢迎各位读者指正。关于引用,也请参考版权申明 油管订阅和网盘下载,请见主页 讲稿正文 来,住在我们中间 东正教关于圣灵的位格和降临 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东正教神学传统(或可称:拜占廷传统、希腊传统)中的一个主题——圣灵。讲座题目是"来,住在我们中间"(Come,Dwell in us)。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祷文,以请求圣灵住在我们中间。 拜占庭传统对三一上帝之理解 首先,我将简略地介绍东正教"三位一体"的教义,也就是东正教神学教义中有关上帝的论述。基督教神学称上帝为一,希腊文是οὐςσία,意为本体、 本质。各类事物均有不同的本质,而这个词表达的是一个事物究竟是什么。尼西亚信经中的one in essence就是指同一本质。另一个希腊词φύσις,one in nature也是本质的意思, 即本为一。基督教神学以此术语来描述只有一位上帝,表达祂只有一个本性。这一术语非常重要,它向我们呈现了上帝的存在模式。祂是具有同一本质、三个位格的上帝。 神学术语"三个位格"(ὑποστάσεις),是指圣父、圣子、圣灵。这一术语不是来源于哲学意义上的人为推演,而是源自启示,在圣经中被表达出来。基督曾教导他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为人施洗,虽然有三个名字但却是一位上帝。在旧约圣经也有类似的隐喻,如犹太人敬拜独一上帝,上帝的灵,人子要来拯救人类等概念。我们说上帝是一,不仅是在说祂的本质是一,也是说祂的运作或能量(ἐωέργεια)为一,这是上帝与人的区别。因为我们人类虽有同一的人性,但我们的行为和能量却各自独立。例如,现在我说话,然后我停下来,阿甲会开始翻译。我们同样都具有说话的能力,但我们说的行为却有区别。然而,上帝的作为却不是分离的状态,父、子、圣灵的行动为一;所以,尽管三个位格在说话,但说的行为却是一个。祂们的行为不可分离、不相冲突、不相混合;祂们的行为永远为一。 我们说上帝有三个位格都有独特的属性(ἰδιότητες),说明位格各有不同的属性,是在一中存有的三,圣三一是具有同一本质、同一能量、同一运作的独一上帝。圣父位格的属性是无始,非受生,祂是一切的源头;圣子的属性是受生,即源自于圣父,由父所生。受生和非受生用于表达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我们稍后会再回到这一主题。圣灵位格的属性是自父而发,与子的属性相区别。祂自父而发,不是发自"父和子",祂的发源不同于子的受生。 四世纪时,一位重要的教父、神学家纳西盎的格里高列说: 一切属于圣父的也属于圣子,除了非受生之外 ,同样地,一切属于圣子的,也属于圣灵,除了受生之外。这些特点不会分割本质,而只是本质周围的一些可区分「的特点」 " (《神学讲演录》总第41.9,纳西盎的格里高利) 这些如"受生"、“非受生”、“发出"等术语都是围绕着神圣位格属性所做的描述,而非对上帝本质的描述。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当我们谈论上帝的本质时,讲的是上帝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不是说祂有三个不同的本质。虽然我们习惯以思考物质的方式去思考非物质的事物。但我们不应该这样去思考上帝。 圣子常被称为圣言,圣灵为气息。因此,教父们就借用理智(mind)一词来形容这种既合一又相异的特质。因为在理智中,思想意念与话语共存;当我们说话时,声音和气息共存。我们能够区分思想、话语、气息这三者不同的存在。例如,当我说出"房子"一词时,通过气息我们能听见声音,但即使我不说出声,它也已经以话语的形式存在于我的思想意念中了;而我还可以选择用其他的话语来表达"房子"这一思想意念。由此看来,这三者是不同层面的存在。所以,当论及上帝时,祂是一,祂是又真又活的三一上帝;生命在祂里面,且是丰盛的,不止息的;万有藉祂而存在,祂又在万有之中,我们称之为团契、相交;祂是生命,一切的生命皆从祂而出。 希腊文中表达圣父时有一个专有名词πηγή,其本意是源头;另一个词αὶτία,也用于表达圣父,它的本意是起因。上帝是一,因为圣父是三一中唯一的起因和源头,这是整个基督教世界,无论东西方都认信的教义。在四世纪通过两次大公会议,它被专门以信经的形式完备地表述了出来,并且在主日祈祷中被念诵——“我信独一的上帝……"。 上面引用的是大马士革的圣约翰所写的《正统信仰详解》中的一段。他依据圣经和礼仪文本对信经进行了较为形而上的哲学阐释。另外,对圣三一和圣灵教义作出过杰出阐释的教父有大圣亚他那修、大圣巴西尔和神学家圣格里高列。以上是我关于教义的概述,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圣灵的发出,及其与圣子受生的区别,这与我们今天的主题"和子句"的关系密切。 “和子”(Filioque)一词是拉丁语,它被西方教会加入到信经中,表达圣灵不仅仅是自圣父发出,而是自圣父和圣子发出。在我的研究范畴内,这一表述牵动了另一个重要的论题,就是"如何区分上帝的本质与能量”。 首先,我们并没有谈论上帝的本质是什么「那是不可能的」,而是上帝的存在方式是怎样的。我们已经知道圣子与圣父的关系是受生(γέννησις),而圣灵与圣父的关系是发出(ἐκπόρευσις)。上图中第一行中的两个希腊词就是这两个概念的术语。 这两个希腊词在《创世记》中就已经出现了。圣经描述夏娃出自亚当的肋旁,使用的就是ἐκπόρευσις(意为:出自)一词;而描述亚当和夏娃的儿子塞特时使用的是γέννησις(意为:生)一词。这说明夏娃与亚当的关系不是受生,而是夏娃出自亚当;而塞特则与亚当是受生的关系。这个例子说明,虽然夏娃和塞特出现的方式不同,但他们都和亚当一样具有相同的人性。这表明某种事物可能以多样化的方式出现,但其本质却能保持不变。 神学家格里高列在他的《神学讲演录》第二部分第39篇12段中说: 圣灵是真正的灵,也是从父出来,然而不同于子出现的方式,因为他不是生出,乃是发出 大马士革的圣约翰在《信仰正统详解》中也提到: 只有圣灵是由圣父发出的,不是受生,而是发出。这是一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圣灵之发出」犹如圣子之受生是不可捉摸,不可知的”。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不可捉摸,不可知。圣灵的发出是永恒的、非物质方式的,与亚当、夏娃和塞特的物质性存在不同。仅是在理智上区分,但并没有分裂上帝。 纳西盎的圣格里高列在他的《神学讲演录》31.8(参见中译本第一部分的第五篇第八段)中说: 那’发出’是什么呢?你们能告诉我父之非受生性是什么吗?如果能够,我也可以向你们解释子的出生与圣灵的发出的生理学含义,那样,我们双方岂不都痴迷于窥视神的奥秘。我们是谁,敢做这些事?我们甚至连自己眼皮底下的东西也看不清楚,连海里的沙子、雨中的水滴、永恒的日子都不可能数清,更况探求神的深奥之处,描述那不可言说、超越一切语言的本性呢? 我们知道圣子和圣灵的存在方式是不同的,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存在方式为何如此「这是上帝之奥秘」。 另一个希腊词是πρόβλημα,意思是向外投射。对应圣父也有两个词是生者(γεννήτωρ)和投放者(προβολεύς)。 大马士革的圣约翰在《信仰正统详解》中说: 父是子和圣灵的泉源与起因,却对子是父,对圣灵是发出者(προβολεύς)。圣子就是子、道、智慧、能力、光辉和父的形象,是从父来的。但圣灵确不是父的儿子,而是从父发出的灵。 上面这段引文是要让大家看到今天的主教和大马士革的圣约翰有着同样的信仰宣告。 我信三位一体之上帝,独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但其于本质却不可割裂……父非受生,且无始……我相信圣子与圣灵起源于圣父;子自父受生,圣灵自父而发。三者不可分离,不可混淆,属性各异。圣父生子,并发出圣灵。圣子是独生子,圣灵由圣父而发。因此,我持守圣父是圣子的唯一起源,是圣灵的唯一起因。我认信圣子不与万物相同,他超越时间亦不可见……但我认信,子源自无始之圣父,而非另有起源。圣灵与圣子相同,亦同时源自于圣父,一为受生,一为发出,我言于信。"(利贝斯勒主教,《第三认信》,编者译) 阿甲按:Pino博士引用一些希腊教父尚未找到合适的译名,故整理者译出中文,具体请看图中原文 以上这些介绍是要让大家对拜占廷关于"圣三一"教义有所了解,它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东西方教会,即东正教和天主教在这一问题上的区别。“和子句"确实是东西方教会在历史上、神学上的主要差异之一。 拉丁传统与拜占庭传统之不同 从上面这两幅圣像画可以看出拉丁教会传统和希腊教会传统在"圣三一"教义上不同的表达。左边的圣像属于拉丁教会风格,右边则是拜占庭传统画法,是俄罗斯圣三一像的代表作。 上面的引文是1274年,拉丁教会第二次里昂会议文献中有关"圣三一"教义的论述: 圣灵在永恒中自圣父和圣子发出,但不是从两个源头,而是从一个源头发出;不是两次呼出,而是一次呼出。神圣罗马教会——所有信徒的主母至今如此宣认、传扬并教导;她坚定地持守、宣认、传扬和教导这一教训;它是正统拉丁和希腊教父们公认的、不能变更的、真实的信仰 以上列出的是拜占廷传统教父们的名字。他们的意见代表了拜占廷传统对"和子句"的看法。这些教父生活于公元9世纪到15世纪之间。 圣佛提奥斯(St.Photios) 圣格里高列·帕拉玛(St. Gregory Palamas) 尼克达斯(Niketas Stethatos) 卡拉布里亚的巴勒姆(Barlaam of Calabria) 安德洛尼卡·卡马特罗斯(Andronikos Kamateros) 尼洛斯·卡巴西拉斯(Neilos Kavasilas) 尼基弗罗斯·布莱米德(Nikephoros Blemmydes) 隐修者希罗修斯(Hierotheos Monachos)...

January 20, 2024 · ephrem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