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明白上帝的呼召是守独身还是结婚?

按:此是教会历史通识课《殉道精神》的问答系列四。 版权声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若有杂志想出版此文,请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联系。 问:一直想结婚,但主没有安排,那是不是上帝要我守独身呢? 答:这是两个问题。 首先我觉得结不结婚,这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这是上帝的安排。 主耶稣说了「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结婚也是上帝的安排。那主耶稣又说「有为天国的缘故,为主守独身的,这话谁能领受就领受吧」,然后保罗也说,「我愿意众人都像我一样,只是一个领受是这样,一个是那样」,所以,守不守独身,其实不单纯是你的决定,这是神的呼召。所以你先不要想结不结婚,你就想神给你的呼召是怎么样的。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你觉得神没有给你守独身的恩赐呢?就是你对异性充满了感动,达到了日思夜想挥之不去的地步,那你就不是为主守独身的状态。如果你对一个异性有感觉,那不代表一定能成,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对于结婚的呼召而言,一定是你情我愿的。 这时候你就要祷告,告诉对方你的感觉,如果对方也有同样的感觉。那可以进入下一步,就是谈恋爱的阶段。恋爱是一个婚前的预备,不等于强烈的肢体接触或者满足肉欲,而是要公开谈,干干净净地谈。 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你们俩继续谈能不能结婚,要生多少个孩子,将来经济怎么办,家务怎么分?如果一切都合适,父母也不阻碍,你们俩都你情我愿,那就结了,所以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你要看上帝有没有带领你能结婚,两个人你情我愿,最后结婚了,那就是神的带领;如果一方不同意恋爱,或者恋爱中发现不适合进入婚姻,那就不是上帝带领。 如果是上帝给你守独身的恩赐的话,你不会对异性产生这样的情感,你可能会像安东尼一样,有非常明确的一段经文来呼召你说「你要作完全人,放弃一切所有的」。所以,教会里面出现独身的人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在早期教会,这些神职人员大部分是守独身的,使徒保罗是守独身的,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他的弟子提摩太也是守独身的,好多教会领袖都是为主守独身的人,因为保罗推荐「你们要像我一样」。我以前讲过,在早期的叙利亚教会有一些村庄,主教会让信徒家的孩子总数的三分之一进入修院,所以在早期教会为主守独身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不说占一半吧,但至少数量要比现在多得多。

May 3, 2023 · ephremyuan

早期灵修传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论灵修传统的起源

按:此问答系列系笔者教会历史通识课第三课《殉道精神》之一。 版权声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若有杂志想出版此文,请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联系。 问:早期的灵修传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论灵修传统的起源 答:早期灵修传统来源有两个 一个是为主守独身的传统 一个是殉道精神 关于为主守独身。在精神上,是出于主耶稣和使徒保罗的话。主耶稣在谈论休妻的时候,曾说:“还有些独身者(εὐνοῦχοι)是为了天国的缘故自己成为独身的。谁能接受,就接受吧。(太19:12)”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七章亦鼓励人为主守独身,并说:“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神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 (林前7:7 )” 这话与主耶稣的话如出一撤,就是说,教会一定会出现一批为主守独身的人。 在形态上,是教会出现了一批为主守独身的人。从使徒保罗开始就开了为主守独身的头,从使徒保罗在林前7章的劝勉来看,使徒教父们应该多数就是为主守独身的人。叙利亚传统中,从使徒多马开始就开创了为主守独身的先河。叙利亚教会有一个专门的称呼:独一者和约之子。 独一者是因为耶稣也是独一者(参约3:16),是天婚,嫁给基督了,不但显明为主守独身,也表明心思对上帝的单一。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叙利亚的独一者群体才是修道主义的真正起源。 修道传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殉道精神。 上面课程已经提过了,殉道精神将肉体受苦与灵性的与主同在做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在君士坦丁之后,教会不再受逼迫,但为主受苦以至于流血的精神并未消失,而是体现在修士们克修的生活方式中。教会传统称他们为白色殉道士。 总之,教会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批为主守独身的人,首先是使徒,然后是使徒教父们。他们承担了大部分的教会宣教工作,以及神职教导工作,是基督精兵。最初的灵修传统也来自于他们。在君士坦丁之前,灵修精神散见于新约和使徒教父著作,在君士坦丁之后,教会不再受到逼迫,出现了一批为主守独身,同时兼具殉道精神的修士,他们走到一起共同生活,将早期留下的灵修精神和传统以言行和文字的方式流传下来(政治环境的鼓励当然占据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就造成我们以为灵修传统4世纪才开始的“错觉”。

April 11, 2023 · ephrem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