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正教的角度,为何不建议说所有非东正教的基督教派是异端

版权声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转载格式如下:袁永甲《从东正教的角度,为何不建议说所有非东正教的基督教派是异端?》(伦敦:光从东方来,2025年4月21日),文本链接,引用日期。 本文初稿于2022年1月9日,二稿修订于2024年4月22日,三稿修订于2025年4月21日。本文的初始题目是《新教是异端吗?》 本文仅代表个人学术观点,旨在提供一个学术探讨切磋之可能。若您不同意本文的观点,完全理解,并且欢迎读者引经据典地发文来反驳本文的观点。本文的观点与任何东正教教会会议,主教,神父或圣人之言论无关,仅代表笔者个人学术立场。 从东正教的角度,为何不建议说所有非东正教的基督教派1是异端? 答: 本文参考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大公会议和地方会议的决议,同时参考了维尔主教的《东正教会》2;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反对那些没有爱心,直接跟对方「即非东正教的教派的人」宣告他们就是异端分子的人。 什么是东正教?哪些又是非东正教的教派? 所谓东正教,在早期,主要指东罗马帝国的教会,其名称是在与天主教决裂后才有的「按:东正教这个概念是12世纪,十字军东征之后才逐渐形成的,目的当然是与罗马天主教做区分」,目前主要包括希腊、俄罗斯、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地的教会,也包括一些古代辖区的教会,如耶路撒冷辖区,安提阿辖区,亚历山大辖区的教会。 而非东正教的教派,顾名思义,即一切不是正教,却宣告自己是信基督的教派,尤其是认信尼西亚信经的所有教派,主要包括: 「按:亦有信友指出,天主教和新教加了和子句,故此他们更改了尼西亚信经,因此,他们不是信尼西亚信经的团体。然而,和子句已经超出了本文的探讨范畴,并且这种理解尚未得到大众的认可,估计新教和天主教也不会赞同这种看法。读者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宗派背景去理解,这里不再详述。关于和子句更多的细节,本平台Pino博士开过一次讲座和子句与拜占庭传统,欢迎大家去看」 天主教 所有新教教派(安利甘宗,路德宗,改革宗,加尔文派,浸信会,福音派,灵恩派等等) 其他东方教会按语种划分,可大致分为以下: 叙利亚教会 科普特教会 亚美尼亚教会 埃塞俄比亚教会 异端思想「heresy」与异端「heretic」之别 我们可以说某个教派存在异端思想或教导(heresy, αἵρεσις3),但能否说某个教派是异端「教派」,某个人是异端分子(heretic αἱρετικων4)则需要大公会议和地方会议的明确决议 异端思想,即heresy, 来自于希腊语αἵρεσις,阴性单数主格,这个词应该最早出现在爱任纽「2世纪末」《驳斥诸多异端「教导」》中。那时,爱任纽所在的教区出现了很多异端教导,故他作为当地的主教,为了维护使徒留下的正统教导,他撰写了《驳斥诸多异端「教导」》一书。该书的主要目的当然是指出他们的错误,劝他们悔改归正。这个词被后来的教父和圣人们引用,特别指出其他非东正教教派内的异端思想,旨在指出其错误,而非咒诅。但在国内,这个词也有被译为异端的,故与heretic这个词的翻译产生了混淆。 异端,即heretic, 希腊文是αἱρετικός, αἱρετικων是其复数阳性属格形式,αἱρετικός是形容词,源自于动词αἱρέω,本义是抓住,持有的意思。这个词形容词化以后,就可以延伸出明知自己错误,还固执己见的意思。这个词正是出现在在第二次大公会议时期,该词被用来指称那些在信仰上固执地选择错误的人,即异端或异端分子。其中教规一还特别加了对「当受」咒诅异端「περί αναθεματισμού αίρετικών」5这样的字眼。 从希腊文字根上看,异端思想和异端是同一个字根,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形容词。但在教会发展过程中,两个词的含义和程度有所不同了。一个人具有异端思想是很正常的「并且很多时候他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因为没人跟他说什么是正确的」,而一个人被判定为异端分子则严重很多,它更多指那些明知自己错了,还固执己见的人「即便教会会议明确谴责也是如此」。 多数情况下,在教会历史上,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异端思想,并不属于平信徒的事,而是主教和圣人们的工作。他们这样做并不是要咒诅人下地狱,而是要守护正统信仰的纯洁,规劝人悔改归正。并且,平信徒在多数情况下判断力远不如他们。 最初异端思想或教导是专门针对教会内部的人说的,而不是针对外人;也就是说,在教会内部成员中,出现了一个或一群有异端思想的人,主教和圣人们出于牧养教会和维护大公信仰的义务,专门写文反对他们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用异端思想「heresy」这个词,来与正统或正确做出区别。 而异端这个词,在第二次大公会议以后已经明显带有谴责和咒诅的意思了。并且,异端团体和异端分子是那些知道东正教教导以后,却仍然坚持不改正的团体和个人,而不是那些对东正教一无所知的团体和个人。 异端思想即使在东正教教会内部「对于非东正教徒那就更不用说了」也难以避免,而神父,主教们的任务就是劝勉平信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这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一个刚信主的人难以避免地带着一些异端思想加入教会,而神职人员——甚至教会中较为属灵的长者——的任务就是要劝勉他们不断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过来。 从东正教的角度,现今很多非东正教的教派和其中的成员,确实存在异端思想和教导,但他们由于对东正教一无所知,跟本没有机会知道自己错了。有人一上来就给人家扣个异端的帽子,这是不合理、又没有爱心的表现。 不但如此,很多时候「如果异端思想在教会内部影响力足够广」,教会主教个人层面的规劝已经不够,还需要得到教会会议的裁决,明文写下来才能说那人是异端分子。通过教会会议这种形式,异端思想和正统信仰都有机会充分地表达出来,并且在和平能理性探讨的情况下,经过主教们多人的见证来规劝持有异端思想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持异端思想的人仍不悔改归正,教会会议才会谴责这类人为异端分子。 比如,第一次大公会议之前,阿里乌的教导在教会中兴起,有很多人起来反对阿里乌的教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亚历山大的主教阿塔那修。当时应该有不少人认同阿里乌的教导,这个时候的教父使用异端教导(heresy)这个词,并没有谴责对方应该受到咒诅,受到上帝审判的意思,而仅仅是指出他们的教导是错误的,不合正统的。并且他们希望这波人能够回转过来。为了解决这个争端,君士坦丁决定于325年在尼西亚开一次会议,此次会议正式谴责阿里乌主义为异端(heretic),谴责信奉阿里乌教导的人为异端分子,此后,伴随着政权的强制力,他们的主教被流放,群体遭到解散,著作遭到销毁。 从这次大公会议,我们看明一件事: 指出某个团体或个人存在异端思想「heresy」是可以的「这种情况即便在东正教内部也难以避免」,但”审判“某个团体或教派是异端「heretic」,某个人是异端分子还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他们了解东正教吗?如果不了解,那么直接说他们是异端是不合理的,如果了解了,他们仍然不悔改,那么是否可以说他们是异端「heretic」呢?,根据上面的原则,仍然是不行的,因为除非有教会会议6明确告知,任何个人是不能如此宣告的** 即便圣阿塔那修有一人对抗整个世界的勇气,他的正统思想仍需要在第一次大公会议得到体现,才能最终被教会全体认可。换句话说,即便一个圣人或教父谴责一个群体/教派为异端「heretic」时,他的这种说法需要得到教会会议的进一步确认才能公开宣讲。 教父和圣人之观点需要得到教会会议之核定,因此,教父和圣人的话语不能成为我们审判他人的根据 即便有圣人或教父明确谴责现今的非东正教教派是异端「heretic」,其中的人是异端分子,我也不鼓励去撒播这种言论,因为这些圣人或教父的这些说法尚未以会议的形式得到东正教全体的认可。 东正教是会议的教会。总体而言,教父和圣人的言论不如地方会议的决议,地方会议又不如大公会议的决议。因此,任何个人的思想(包括圣人和教父们的言论)都需要在一个教会会议上得以体现。这样,在确定一个团体是否是异端,判定一个人是否是异端分子上,需要得到教会会议的通过才具有权威性。若教会会议没有明确宣告这种结论,而信徒,甚至神父直接宣告这种结论就是不守规矩的,难免陷入论断的。 其次,教父和圣人的言论当然值得推崇,他们的话确实是我们属灵的空气和阳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每一句话都等同于圣经,他们的每一句话都符合大公和地方会议的教理和决议;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有与大公或地方会议之决议一样的权威;也不意味着他们的每一句话没有一个上文下理,没有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没有特定的受众。有人拿出圣人的言论,在不顾其上文下理,不顾其时代背景,不顾其受众的情况下,就直接拿来作为自己的教导,甚至作为自己的信仰依据,这是不妥当的。 我个人拒绝鹦鹉学舌式,机械重复式地来阅读教父和圣人的著作,圣人的言语有个时代背景,应用到那个年代和背景也许合适,但直接拿来用到现在,未必合适。因此我鼓励新教父精神的方法论来处理教父和圣人著作。 接下来,我们看大公会议是否明确谴责了现今的非东正教教派是异端 大公会议从没有"审判"非东正教的教派为异端 首先,七次大公会议时期,天主教尚未与东正教分开,新教尚未形成,因此,并无这种新教或天主教是异端的说法。 其次,关于其他非东正教,非天主教,非新教的基督教派,七次大公会议时期谴责的异端主要就神学思想和代表人物而言,而非操某种语言教会或者在某个地区的教会,这是两码事。大公会议谴责了聂思托留派和一性论,但并没有直接说,操叙利亚语的教会是异端,操科普特语的教会是异端,用亚美尼亚语的教会是异端,用埃塞俄比亚语的教会是异端,更没有直接谴责说这些语言,在这些地域生活的教派都该下地狱7。 上帝愿万人得救。大公会议不会「也不能,上帝不许」说,某个地区所有信仰基督的人都是异端分子,都该受到谴责;大公会议不会咒诅说某种语言的教会都该下地狱。因为这种谴责本身违反了大公精神。难道说叙利亚,科普特语,亚美尼亚语的基督徒们就都该死吗?难道唯独说希腊语和斯拉夫的人才能得上帝祝福吗?难道说,某个地区或国家,信靠基督的人,只要他们不是非东正教的教派就都是异端,都该下地狱吗?大公会议不会发出这样的谴责,任何地方会议也不会发出这种谴责,这本身违反上帝是爱的教导。 因此,在笔者看来:除非有东正教教会会议成文地宣告某个非东正教教派是异端,我们最好不要说它们就是异端。这是不守规矩,又没有爱心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看地方会议是否直接谴责了当下的天主教和新教是异端。 1672年的地方会议谴责了约翰加尔文和马丁路德的异端思想,但并没有直接谴责路德宗和新教团体都是异端,更没有咒诅这些团体中的人都该下地狱 在七次大公会议之后的众多地方会议中,只有1672年的耶稣撒冷会议比较直接地应对了路德宗和新教团体的异端思想问题。其中多西修斯信仰告白非常有名。在这份告白文书中,直接指出约翰加尔文「3次,分别是双重教会论,不区分主教和神父,以及曲解圣经」和马丁路德「1次, 主要批判他的圣餐观念」的异端思想,但这份信仰告白中并没有直接宣告路德宗是异端,新教或改革宗「protestants」是异端,更没有直接咒诅之8。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份告白说明了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存在异端思想,但并没有直接宣告因他们而来的教派都是异端,更没有直接咒诅它们都该下地狱。 因此,我们不能据此就说现代所有的新教教派都是异端,其中的人都是异端分子。 再者,如上所述,很多新教徒,新教团体和教派根本不了解正教,他们从来没听过正教会的教导,直接以异端来称呼之,不但不合理,也是缺少爱德,实在不应该。 那么问题来了,不说是异端,就代表这些非东正教教派是真教会吗?当然不是,因为这显然不符合东正教教会论的教理。这只是表明东正教与非东正教的教派还没有机会相互了解和探讨。关于东正教的教会论,请见Kariatlis博士关于教会论的三次讲座 目前,东正教内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简单来说,关于非东正教教派是否是异端,这在当今东正教内部并没有成定论,但张力是存在的「这点其他教派也一样,笔者也听说过新教牧者宣告东正教的圣像是偶像崇拜的」。根据维尔主教《东正教会》书籍16章的记载9,现今东正教徒,学者和神职人员中对非东正教教派是否是异端存在保守「也称鹰派」和温和「也称鸽派」两个阵营。鹰派的人倾向于把所有非东正教教派都是异端「heretic」这个词上引,而鸽派的人则尽量不往这上面引。 其实维尔主教也不建议正教徒们这样去论断。在他的书中,为了限制正教徒们审判其他非东正教的教派或团体,维尔主教引用科霍米亚科(Khomiakov)的话说: 鉴于这地上可见的教会不是主在末日审判时完满整全的教会,她仅在自己的有限「范围」内行动和知晓…她不审判其他的人…其他的人类,无论是否与教会分离,她都留给末日审判「之时」10 维尔主教又说: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所有非正教「的教派」都是外在于教会的…「我们不能」把其他的基督徒看得好像与不信者同列。11 显然,维尔主教不愿意论断非东正教的教派,也不愿意把它们看得跟非信徒和异教徒无别。换句话说,维尔主教想告诉我们,东正教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尚未统一,没有定论,他宁可保持谨慎的态度,不愿陷入论断「更不用说审判」之中。 因此,笔者总结建议如下: 不建议正教徒公开宣告,或直接谴责,审判其他一切非东正教教派是异端,其他非东正教的信友是异端分子。大家都会在主的面前交账。 然而,正教徒们可以本着理性和学术探讨的精神,有理有据地谈论其他教派的存在的异端思想或教导(对于天主教,主要是和子句和教皇权威;对于新教主要是神恩与自由意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等等,换句话说,在其他教派有异端教导出现)12 有人指出,基督教派不是教会,而只能称为团体,然而这不是大众约定俗成的说辞,为了清楚表达本文所指团体为何,这里一律采用教派的说法。 ↩︎ Ware, Timothy....

April 20, 2025 · ephremyuan

教父们如何看待希腊哲学?by Dimitri博士

按:此问答是Dimitri博士讲座《论教育》的问答部分,将归入期刊历史栏目下。此问答经Theodosius弟兄整理,阿甲修订而成,特此致谢。Enjoy! 版权声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若有杂志想出版此文,请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联系。 问题:古代的文明,比如说希腊的文化,它不仅是为基督信仰或真理的到来作好了铺垫,当它到来的时候,人们通过以前受到的Paideia教育,他们就能够认出真理来。但同时,也有很多冲突的地方,这就形成了一些障碍。我的问题是,古代的圣教父们对希腊哲学传统是什么样的态度,能不能够概括地来讲述一下。 答: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教父对希腊哲学的态度不太一样,这是因为教父们生活在不同的而且是时间跨度很长的年代。 在前面的三个世纪里,基督教不能自由崇拜的时候,有很多的殉道者,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基督教信仰。这个时期跟后面的拜占庭时期,基督徒可以自由崇拜的时期是不一样的。在君士坦丁之后的时期,有一位圣教父被称为殉道者或哲学家游斯丁,他结合了对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信仰的兴趣。 当基督教进入到可以自由崇拜的时期,就会造成另外一个问题,会出现混合主义,也就是会出现信仰方面的混合,一些异端就开始产生了。所以圣教父们在信仰的纯正性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会发声来捍卫基督教信仰。当他们在开会的时候,他们提到了古代的哲学。后来在很多次大公会议上,很多人把过去的异教徒的哲学融入到基督信仰里,产生了异端,信徒们就对这些人进行了绝罚。对他们进行绝罚的理由,并不是因为这个哲学观点,而是谴责这些人,因为你不可能既要做基督徒,又要去相信和基督信仰相反或者违背的那些哲学观念。就是不能同时做哲学家又做基督徒,所以当时产生了很多绝罚,绝罚就是说你不再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了。 在会议当中,教父们写了一些东西,他们并不谴责柏拉图,而是谴责那些持柏拉图主义观点的教父,因为他们把柏拉图的一些哲学思想跟基督教信仰混合在了一起。所以你可以看到其中的区别,**他们并不是在谴责几个世纪之前的希腊哲学思想,而是谴责了他们这些思想有可能会混入到基督教纯正的信仰当中。**当然,圣教父们在谴责异端的时候,因为护教的原因,会用一些激烈修辞手法,有时甚至是谴责那些过去的哲学思想,但总体上来说,教父们对古代的希腊哲学是非常仰慕的,仰慕他们什么地方呢?就是在基督信仰到来之前,他们能达到那样的思想高度,为后来基督真理的到来作了准备和铺垫,这基本上就是古代的教父们对希腊哲学的态度。

February 23, 2023 · ephremyuan

景教是异端吗?

版权声明:若您想转载此文,请按版权申明格式转载;若有杂志想出版此文,请通过电子邮件(areopagusworkshop@gmail.com)联系。 近来有好几位学员和好友问起景教是否是异端,我们该如何看待景教的问题。我把他们的问题归结一下,并简要回答如下: 问:景教是异端吗?它是否等同于聂斯托留1(Nestorios Νεστόριος)异端吗? 答: 简单来说:景教不是异端。因为景教跟聂斯托留异端没什么关系。聂斯托留异端是拜占庭在失去对叙利亚教会控制后,对景教的一种蔑称。具体详情,请参见叙利亚基督教著名学者塞巴斯蒂安•布洛克(Sebastian Brock)的文章2。 景教有时称东方教会(The Church of East),全称亚述东方教会(Assyrian Church of the East),官方自称使徒大公亚述东方教会(Apostolic Catholic Assyrian Church of the East)。正是这一只教派最先传福音到中国。 我列举以下三点理由(多数基于布洛克的观点)驳斥那些称景教是聂斯托留异端的人。 第一、叙利亚教会都宣称是源自使徒多马的传统,而非由聂斯托留所创。 虽然缺乏直接证据,但教会很可能在一世纪末,二世纪初就已经成形。所以景教并非五世纪的聂斯托留所创,乃是使徒多马所传。聂斯托留从未在叙利亚教会担任过任何神职。叙利亚传统和信仰跟聂斯托留也没有什么关系。 正如1976年神父丁克哈(Mar Dinkha )所说:“聂斯托留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他是个希腊人。” 3 大约650年前(即约1326年),一位尼希比(Nisibis)的大主教阿布迪所(‘Abdišo’)写道:“至于东方教会,他们从未改变信仰,而是持守从使徒领受的,他们被称为”聂斯托留异端”实在不公,因为聂斯托留不是他们的大首牧(暗指聂斯托留曾是君士坦丁堡主教),叙利亚教会的人也不知道他的语言(即希腊语)。” 4 东方教会的基督论传统来自于一位比聂斯托留更早的主教摩普苏提亚的迪奥多(Theodore of Mopsuestia)。并且景教对聂斯托留的敬重,并非源自于他们熟悉聂斯托留的教导,而是因为他们将聂斯托留看成是安提阿基督论传统的殉道士(这当然带着政治和教会神学上的张力)。因此,称景教为迪奥多派更为公允。5 第二、希腊传统和叙利亚传统,在希腊词位格(Hypostasis)和其对应的叙利亚词qnoma的理解上不尽相同。 qnoma一词的意义要比Hypostasis广很多。按布洛克的理解,当叙利亚教会说“两个本性和他们的qnoma”时,qnoma并非像希腊人理解Hypostasis的那样是自存的(self-existence),而是像“个性的显现(individual manifestation)”的意思 6。因此,叙利亚传统说基督有两个qnoma时,并非像希腊人理解的那样认为是两个自存的hypostasis. 因此,一旦人读到叙利亚教父说基督有两个qnoma时,不可断然宣称他们就是聂斯托留异端。 5-7世纪基督论表,摘自布洛克27页 第三、按现代学者研究,虽然迦克墩会议(The Council of Chalcedon),即第四次大公会议试图使亚历山大传统和安提阿传统和睦,但效果却相反,造成的冲突持续到7世纪阿拉伯入侵。 叙利亚教会拒绝迦克墩会议决议有两个原因。 首先,所谓的大公会议局限于罗马辖区,罗马境外的教会并未参与会谈过程,只是在决议通过后再决定是否采纳。换句话说,在他们信仰未被理解和表达的情况下,他们就被迫选择去接受或拒绝这些会议决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有理由按他们对信仰的理解去拒绝。 其次,早在迦克墩会议之前,叙利亚教会也开始了自己的教会会议:东方会议(Synodicon Orientale)7 ——自410开始到790年。这些会议一方面接受了尼西亚信经,另一方面也显明叙利亚教会作为罗马境外教会,享有同等的传自使徒的教会自治权。8: 从这个方面理解,他们拒绝迦克墩会议并不等于他们就是异端,更不代表他们就是聂斯托留异端。 景教被蔑称为聂斯托留异端上千年,却是最早传入中国的教派,其功至伟。称景教在中国消亡是因为它是异端,更是对景教极大的误解。笔者以为,景教早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是因为找不到文献论证,而是因为没有人去做这方面的研究。谈基督教在中国,景教研究更该是首当其冲了。 本文无意于探讨聂斯托留本人是否持有聂斯托留异端观点。目前学界都认为聂斯托留并未持有拜占庭所列举出的异端思想。因为我们对聂斯托留思想都来自于拜占庭单方面的信息,而对聂斯托留本人的著作缺少了解,马可•狄更斯等学者已经开始为聂斯托留辩护,主张应该把聂斯托留与聂斯托留异端分开来看。请参见:2010: Mark Dickens, “Nestorius did not intend to argue that Christ had a dual nature, but that view became labeled Nestorianism (PRO),” in Popular Controversies in World History: Investigating History’s Intriguing Questions, ed....

January 1, 2022 · ephremyuan